“以房养老”诈骗套路多!如何帮咱爸妈保住房? “大爷,来听养生课吧,听课就送鸡蛋!” “大妈,这项投资高回报、低风险,把钱投进去准没错!” 这些话想必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在商场和小区周围,一些看似热心的推销员总爱拉住遛弯买菜的大爷大妈各种介绍。稍有不慎,大爷大妈就有可能掉入诈骗的陷阱之中。更值得警惕的是,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于小坑小骗,而是惦记上了老人们的栖身之所。 据媒体报道,随着“以房养老”的兴起,一些诈骗手段也“与时俱进”地将此概念作为行骗的伪装和掩盖。 所谓“以房养老”,就是老年人将拥有产权的住房抵押给特定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用于养老,老年人在世时仍保留房屋居住权,去世后则用住房还贷,这种模式为“名下有房产、手中无现金”的老年人提供了养老的新路子,逐渐为人们所知。 据媒体调查,一些不法分子将“以房养老”作为一项投资理财项目,专门瞄准有房的“银发一族”推销;同时许诺,这些理财项目没有任何风险,只需签订一些合同,就可以每月在家坐享高额收益。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真的会有这么香的“馅饼”吗? 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厉莉告诉记者,近几年部分不法公司和人员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对老年人实施欺诈,导致受骗老人陷入房财两空的境地,有人还会被第三方告上法庭。 她分析认为,此类“套路贷”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是行为人一般都比较熟悉法律,利用老年人轻信他人、证据意识薄弱等特点以及寻求投融资渠道的迫切心理,把法律当成个人寻求不法利益的工具,披上迷惑人的“外套”装成“以房养老”理财项目,进而非法占有老年人房产。 如何甄别以房养老骗局,又该怎么防范?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雷表示,面对种类繁多的养老产品,第一要分析服务背后的商业逻辑,对反常之处保持足够警惕。在“以房养老”相关合同书上签名、按指印时要慎重,最好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辨析合同的内容。第二,提高防范诈骗的意识,对于宣称低风险甚至无风险、高收益的养老投资项目,要提高警惕,对超出自己判断能力的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第三,增强自己保存和收集证据的意识与能力。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街法庭副庭长舒锐也提醒到,如果遇到此类推销,首先要冷静下来,要在捂紧口袋的同时睁大眼睛,仔细分辨。其次,不该贪的便宜别贪。俗话说“拿人手短”,许多骗子会以小利“钓大鱼”,先用精美的礼品吸引注意,套个近乎降低心理防线,再利用人们抹不开面子的心理,以推荐的名头行推销之实。第三,也是需要牢记的一点,“以房养老”就是个保险产品,不是投资理财项目或产品(起码目前还不是)。 标明返现10元却返10元券 专家:“好评返现”涉嫌不正当竞争 商家说好的给好评可返10元现金却只返了10元优惠券,安徽蚌埠消费者李女士被诱导给好评后觉得被欺骗,就找平台维权。平台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支持“好评返现”,希望消费者根据购物的真实感受进行评价。不过,该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商家承诺“好评返现”,消费者可以联系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平台会介入处理。近日,在平台的介入下,李女士收到了10元转账。 对此,专家指出,从表面上看,平台的做法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但这种做法属于变相支持“好评返现”行为,不可取。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好评返现’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因此不存在谁来履行承诺的问题。平台接到商家不正当索要用户好评线索时,应采取制止甚至处罚措施。消费者也应理性客观评价,不能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违心给好评。”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薛军说。 近年来,“好评返现”等乱象频频见诸媒体。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商家通过小恩小惠等不正当方式获取好评,既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又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去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用户作出指定评价、点赞、转发、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希望该规定尽快实施,规制“好评返现”等乱象。 (透视社综合法治日报、工人日报、正义网报道) 编辑:李旭颖 校对:吴月冉 审核:龚紫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