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 供图/太仓市委宣传部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投资环境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灵魂”,投资环境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理念、市场化程度、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 近日,《小康》杂志社借助中国数据情报公司数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独有的开源情报分析大数据平台,对全国除直辖市所含区与港澳台地区以外的2757个县域行政单位进行了大数据筛选,找出了100个独具特色的未来投资县市百佳典范。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20个样本,它们分别是: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其中特别优秀的样本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江苏太仓:宜居宜业,投资“C位” 亮点:区位优势强劲,“港产城”一体化加速发展,“保姆式服务”深入人心。 太仓通达江海,东濒长江,南临上海,是距离上海最近的沿江沿沪城市。太仓港为长江第一大港,名列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22位。500多家德企选择在此落户,太仓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依托太仓港的资源优势,太仓打造了世界500强、中央企业、欧美企业三个特色企业集群,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健康医药、现代物贸四大主导产业以及高端润滑油、轻工造纸、电力能源三大传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格局,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个人健康护理产品生产基地。聚焦服务太仓港和临港产业,加强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强化沿江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江新港城。 漫步沙溪古镇小桥流水,领略长江入海的大气磅礴,一座现代田园城市跃然眼前——在太仓,完全可以体会什么是“诗意的栖居”。这里区域互联互通持续加强,产业创新协同不断深化,民生共享共治日益凸显,在2024年度未来投资县市百佳典范样本中出类拔萃。 提升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必须创造有利的环境。太仓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蝉联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榜首。 太仓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波介绍,太仓持续擦亮“5E·太舒心”品牌,连续5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企业服务中心工作经验在苏州全市推广。目前,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间平均压缩至2小时内。探索“AI+智慧商事登记”,实现企业“口述登记”。落实“个转企”国家试点工作,办理苏州首家“个转企”证照联办登记。同时,持续推进太仓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用好省“小微贷”、苏州市“信保贷”产品,发展完善具有太仓特色的“娄城贷”政府增信金融产品体系。特别是2023年新设立“娄城人才贷”及“娄城新市民创业贷”,全年共发放9项政府增信产品1937笔,金额56.1亿元。 此外,围绕企业、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在江苏省定标准26项“一件事”的基础上,推出“居民充电桩报装”“购房入住联办”“企业上市合规性审查”等42项“一件事”集成服务。不断优化“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服务,推出“云上太仓 智享税务”十大惠企利民智慧服务产品,打造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信息化办税缴费渠道,落实195个“零跑动”办税事项,实现太仓97%业务线上办理。 “2023年全市122个新增新建重点项目上半年100%开工,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6天。”太仓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凌喆介绍,太仓首创土地、建设、招投标“三线平行”审批模式,将土地、建设、招投标手续由原先的串联审批改革为平行审批,三条审批主线并行推进,为项目报建缩减一半的报建时间,实现常态化“拿地即开工”。推行分阶段联合验收,将原先需分8次单独申报的验收项目压缩为2次。“并且,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和中德留学生创业园建设便民服务点,提供企业登记、项目建设、人才服务、科技服务等专属政务服务。”《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在走访时,太仓市沙溪镇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宗庭表示,沙溪镇此前曾组织开展“定制金融”专题研讨会,邀请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太仓农村商业银行三家银行代表和沙溪镇10家企业代表参会,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一方面实打实解决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增进企服中心与企业间的互动和交流”。 众多德企在太仓落户,也是看中了这里为在太德企提供了“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保姆式服务。太仓成功获国家商务部复函支持太仓对德合作提质升级,成功承办中德环境论坛、中德教育与产业合作交流大会、德国中小企业圆桌会等高层次活动,打造“遇见太仓”品牌交流IP,“德企之乡”显示度、知名度与日俱增。太仓市招商局副局长张程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外资项目的招引特别是以德国为主的一些欧洲国家项目的招引,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2021年开始,我们就在上海的德国中心设立了太仓市招商局的驻点,并且准备了精装修的工位,所有来中国考察市场的企业,我们都欢迎它们来太仓注册,或者在太仓生产,并且可以使用在上海的工位。这样就保障了我们融资招引的数量。”除了这一创新的灵活模式,太仓市招商局还聘请了一位“招商代理人”,“他之前是我们太仓德国中心的总经理,对太仓的情况非常了解,卸任后回到了德国。他非常热衷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经常在各种展会上推介太仓,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近年来,太仓科技招商的成效尤为显著。不仅加强与久谦咨询、36氪、红杉资本、凡卓资本等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头部创投机构合作,主动对接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积极联络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院所,还深入拓展与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瑞士X-Life集团对接,为太仓引入海外优质项目搭建桥梁。2023年度开展太仓(成都)产业创新合作推介会暨科技人才项目签约仪式等高规格科技招商活动50余场,全市科技招商落户项目1067个,其中,总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42个。 如今,太仓持续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擘画产业创新发展蓝图,202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0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175家,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80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备案数449家。瞪羚企业矩阵持续扩容,新获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企业13家、苏州市瞪羚企业55家。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1家、江苏独角兽(潜在)企业10家、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10家。2023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86.61亿元,位居苏州第三位。 有了优异的环境,也需要优秀的人才加持。2023年,太仓人才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入选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05人,创历史新高,位居苏州前列;获评国家级人才计划22人,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位居苏州第二;引入施剑林院士、程根宏院士团队,实现零的突破。太仓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马金金介绍,在愈演愈烈的城市“抢人大战”中,谁能吸引到更多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谁就抢占了更多发展主动权。为了能让更多人才对城市“一见倾心”,太仓持续优化人才考察礼遇,累计向近1万人发放首次考察补贴,为700多名来太求职人才提供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住宿近3000晚,精心打造引才留才“第一站”。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定出台了大科园专项政策,创新推出了5万元创业资助、3年场地免租等“零成本、低风险、无压力”的有力举措,聚力打造长三角大学生创新创业首选地之一。同时,太仓还积极打响“人到太仓就有房”工作品牌,累计筹集人才公寓7940套,精心打造星辰海等高品质人才社区,为人才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走在太仓城区的街道上,绿草茵茵,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据悉,在聚焦民生幸福指数方面,太仓也在持续发力。为民游园、城南花园西侧游园、老浏河南侧口袋公园、沙溪老医院儿童友好口袋公园入选2023年太仓市政府实事项目,提档改造绿地总面积13780㎡,总投资752万元,全力提升宜居环境。此外,太仓对于“一老一小”的关注力度可谓空前。太仓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健介绍,全市建立了“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关爱之家”)实现镇(区、街道)全覆盖,做好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调标和补发,开展“童享未来·太有期待”未成年人保护系列活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面对老龄化严重的现状,太仓牢牢把握“建设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这一中心工作,率先探索建立县域基本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建成8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10家日间照料中心、161家助餐点,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全市300多家社区配套养老用房统一挂牌“颐养金仓·银发驿站”,全省率先试点建设老年认知症友好社区、实施“守护夕阳红三千工程”,不断健全普惠优质、人人享有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金仓湖康养中心、中德创新城医养中心两大实事工程建设,深化“颐养金仓”,开展99孝老购物节,打造“爱爸妈优选商城”,全市养老服务场所数字人民币覆盖率达100%,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新的一年,太仓将加快打造融入上海桥头堡、以港强市枢纽城、对德合作示范区、城乡和美幸福地,坚定不移拼出“太仓速度”、全力突破跨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精心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图景。 浙江乐清:加速跑刷新投资“进度条” 保驾护航 一个个创新平台提能增效,一项项创新成果加速破茧,一家家民营企业拔节生长……乐清正以担当有为的“稳”为社会经济的“进”保驾护航。 亮点:“减时晋升”“数据得地”“科技副总”“预验即试产”……突破性举措条条亮眼。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为温州市所辖,南距温州市63公里,北距省会杭州248公里。这里经济发达,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南部柳市地区是中国著名的低压电器之都、温台模式的发源地。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2023年,乐清就针对营商环境滚动推出五大领域22条突破性举措,涵盖法治、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全方位保障要素供给,破解企业成长“瓶颈”。乐清将每个月11日设立为“一心一意为企服务日”以来,常态化开展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走下去”的“两个健康”直通车活动。不仅在恳谈会上,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还成立了市企业发展服务联盟,建成23个乡镇(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为激励引导各级干部更好为企业服务,在全省首创“减时晋升”激励办法。2023年以来,助企服务累计收集问题1209个、化解问题1178个,化解率达97.4%,得到了企业家的广泛好评。 此外,针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土地要素,乐清创新推出“数据得地”快速供地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企业数据系统收集、分类评审赋分,地块与企业双向匹配,提高供地精准性、科学性。2023年,已为32家企业配置1021亩工业用地,实现“不找书记亮数据、不找市长找市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乐清市检察院创新出台浙江省首部《电气行业知识产权合规标准指引(试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乐检助企e点通”数字应用,入驻智能电气产业大脑平台,现已为118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治体检,助力电气行业整体合规运营,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创业创新,乐清创新“商事纠纷商会解,行业纠纷协会调”化解纠纷模式。集成57家商会“共享法庭”、乐清市电气行业调解中心的调解资源,对涉企纠纷优先开展诉前化解工作,推动涉企纠纷实现耗时更短、耗费更少的“一次性解决”。同时,根据企业法治需求,整合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纪委、司法局以及四大律所职能资源,成立了温州地区首个法治助企服务中心。 如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大趋势就是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向市场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转变,朝着打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不断奔赴。针对企业投资项目验收周期长、投产收益慢等痛点问题,乐清在浙江率先试点工业厂房“预验即试产”改革,创新“分栋分层预验”“政企合同履约”“承诺容缺受理”等举措,实现项目平均投产时间提前近4个月。2023年11月9日,乐清在此基础上又出台实施《乐清市工业厂房“预验即试产”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该项改革的制度性成果。 此外,乐清不断优化“乐清365、天天在服务”营商品牌,出台《乐清市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挂牌市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进驻各板块首席服务专员,统筹做好事项梳理、指南编制、服务落地等工作。“改革不能仅停留在提高办事效率,更要发挥增值效应,从便捷服务迈向增值服务,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改革方向。”乐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电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痛点堵点,乐清还量身打造了协同智造、协同创新、协同精益、协同提质和协同服务的新模式,让服务从“一件事”变“一类事”。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乐清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抓好重大项目谋划、招引、建设。通过组建项目盯引团队,推行“一把手”招商、“上门”招商、“机制激励”招商等模式,2023年共签约43个温州市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吸引5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地。成功入列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23个、省“152”项目7个、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9个,入列项目个数居温州全市前列。 当下,“科技即产业”也越来越成为乐清民营企业家的共识,以高水平科创助力民营企业抢占发展制高点。2023年度乐清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18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2家,创近年来新高。 “乐清现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6家,温州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5家。如何分门别类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产业大孵化集群就是答案。”乐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清强力推动“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紧扣温州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全力布局“8+N”产业孵化集群建设,构建多链驱动全链条孵化体系,共新增孵化空间7个,新增面积23.2万平方米,吸引220多个新入孵企业(团队),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近1200人。此外,乐清还引进设立孵化基金,加大对初创企业、优质项目的投资力度。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孵化基金总规模超过2.6亿元,累计投资初创企业(项目)30多家。 “‘科技副总’的到来,增强了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不久前,浙江德利接插件有限公司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哲禄的协助下,成功立项乐清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新一代新能源车车载电子接插件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产业化后将有效助推企业技术创新。2023年,乐清从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等单位筛选了186名科研能力强、行业发展方向把握精准、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才,组建“科技副总”精锐轻骑队、长三角科技轻骑队、温大科技轻骑队等11支科技轻骑队,专业涵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服务领域,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储能、汽车电子等行业的测试评价。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科研、人才等方面资源,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帮助企业梳理、攻克技术难题。 据悉,乐清加速构建立体集成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的尝试不止于此。一方面,不断迭代升级人才引进政策,构建了“顶尖(A类)人才亿元支持、创业人才千万托举、创新人才百万资助、青年人才十万奖励”政策体系。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院士等A类人才)项目给予最高2亿元综合资助;对新引进的人才创业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综合支持;对入选国家、省领军人才工程的人才,给予最高350万元综合奖励;对新引进的青年人才,提供创业“金融贷”和入驻“8+N”大孵化集群等就业创业政策组合包。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配套服务,出台了《高层次人才来乐礼遇8条》,给予高层次访乐人才接站、住宿、旅游等一站式礼遇;并持续优化“配租+配售+补贴”三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人才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拎包入住设施完备的人才公寓,或以备案价5~7折购买人才配售房或领取租房补贴;持续加大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保障人才就医无忧、子女入学无忧。如张耀华博士,属于2022年国家领军人才,来到乐清担任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高温热泵专业研究。全职来乐工作后,享受乐清市政府200万元个人奖励、备案价5折的人才配售房等政策福利;其所在企业享受三年(每年最高100万)薪酬补助。 一个个创新平台提能增效,一项项创新成果加速破茧,一家家民营企业拔节生长……乐清正以担当有为的“稳”为社会经济的“进”保驾护航。“醉美之城·幸福乐清”更加可感可及。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4年4月上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