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求知小学的徐老师发现班里的孩子开始看言情小说了,从孩子们的阅读记录看出,除了言情,还有悬疑推理,影视热门原著小说等。 作为一名14年教龄的资深班主任,徐老师却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因为这个班从低年级就带起,上次带小学高年级,还是在六年前。以前也有个别学生会看青春小说,但现在却成了‘小气候’。现在小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大大增加,见识面广了,良莠不齐的信息也都有机会接触到,还是需要家长老师来把控。” 网友吵翻,有网友认为确实应该重视这个现象: 也有网友称,小时候也在看正确引导即可: 确实,一提到言情小说,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就会显得很审慎甚至很紧张,特别是面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时,这种表现尤为突出。6年级的小学生看言情小说,应该被阻止吗? 宜疏不宜堵。关键是要明确孩子看什么、怎么看、什么时候看以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盲目阻止一个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看言情小说,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管,但有度;许,但不纵。如是,或更为合理。 如上所言,6年级的小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情窦初开的他们对爱情有着真挚而淳朴的向往和憧憬,这是很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有些时候如果一味的阻止,表现的过度敏感,反而会把正常的爱情观和异性关系特殊化,让懵懂的孩子们,对各种关系的认知和实践,产生错误的理解。更何况,步入青春期后,“叛逆”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典型表现,如果在情感观上不能正确进行引导,必定会加剧孩子的“叛逆”程度。 其实,优秀的言情小说可以萌芽一个人对文字的喜欢和向往。国内的言情小说包括张小娴、张爱玲的作品,含蓄内敛且富有思想;又比如国外的名著《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文艺造诣极高。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良好情操。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三观正慢慢形成,看言情小说或许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说明他们想要成为大人,对世界有着极大的探索欲。 对待孩子阅读言情小说不必一棒子打死,但也不能“开闸放流”,重要的是加强引导和把关。孩子不见得对书籍内容有辨别力和判断力,对孩子们阅读言情小说化“堵”为“疏”,会有更好的效果。不少经典名著中也不乏对感情描写,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的读书品味。同时,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帮助孩子筛选更加健康的言情小说,增强他们的文字和情感辨别力,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尤其要提醒的是,出版社在出版言情小说等相关读物时,应该做好内容审查工作,切莫混进“少儿不宜”的文字。 言情小说不是洪水猛兽,但少儿不宜的内容则害人匪浅。十几岁的孩子,充满了对美好情感的憧憬与向往。无论是言情小说,还是校园文学,都需要在内容上层层把关,在阅读上科学引导,守护好孩子纯净的情感世界。 (图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综合@钱江晚报、天目新闻、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