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人物】李晓梅:让中华文化之花在全球盛开

2022-04-27 11:44:4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1658733583908615.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李晓梅自谦是个“小人物”,不过,这个“小人物”却有个大梦想——搭建平台,帮助全球华文学校抱团取暖,走出阴霾,共创美好明天,让中华文化之花在全球盛开。

1651030871435876.jpg

供图/李晓梅

  在北京,有一个红桥市场,位于东城区天坛东路,向西,与象征着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璀璨明珠天坛一路之隔;向东,与代表着现代中国发展速度与高度的中国尊星月相望。更重要的是,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一个以珍珠为龙头的国际化旅游商品市场,每年都能吸引近百万的外宾前来参观购物。

  贯通古今,连接海内外,梅兰书院总部就坐落在红桥市场顶层,李晓梅对屋顶花园上那座红桥情有独钟。

  “联通四方,携手可行。桥,不仅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建筑物,更是一种国际化的文化符号,无论是在哪里,人们对它的理解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连接、沟通、共享。”李晓梅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座桥,以华文教育为纽带,与时俱进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

  小人物也有大梦想

  李晓梅,梅兰书院创始人兼校董会主席,自谦是个“小人物”,北京出生,幼年随父母建设三峡,在湖北宜昌长大,先在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了十几年,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换了跑道,进入了华文教育领域,一做又是十几年。

  不过,她这个“小人物”却有个大梦想——搭建平台,帮助全球华文学校抱团取暖,走出阴霾,共创美好明天,让中华文化之花在全球盛开。

  为此,2021年,李晓梅毅然决然,提前三年退休,创立梅兰书院。

  说起梅兰书院的起源,时间还要回到2020年。

  2020年的春天,因为疫情显得格外漫长和难熬。为了帮助武汉抗疫筹集更多的物资,李晓梅一直在忙着与海外华侨华人和华文学校沟通联系,进行募捐。

  “祖国有难,海外华侨华人纷纷慷慨解囊,倾情支援。”看着一箱箱医用物资、一串串行李托运单、一句句“武汉加油”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汇向国内,深受感动的同时,李晓梅也在不断思考,“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疫情无国界,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武汉疫情暴发后不久,海外疫情来势汹汹,韩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一批批国家告急。身处其间,无人可以幸免,散落世界各地的华文学校同样如此。停课、复课、再停课、再复课,在海外,很多华文学校都是周末制,如果每周一次的中文课因为疫情停下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紧随其后的,便是生源问题和整个学校的生存问题。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华文学校智利优学教育负责人陈晓枫曾在2020年5月份发出痛吼:“疫情期间,学校针对儿童开设的中文课,学生数量少了3/4,成人中文班学员则减少了1/3。”

  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黄珍理也曾公开表示:“疫情对英国华文学校的冲击很大,一些小型华校关门,大型华校普遍流失了1/3的生源。”

  “2020年开始的全球疫情,对华文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一大批华文学校都处于半倒闭状态,其中包括一些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华文学校,有所2000多人的华文学校现在只剩200人了,这让我心里非常难受。”面对深陷困境的海外华文学校,李晓梅感同身受。从事华文教育十多年,跑遍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海外华文学校的广大师生,对她而言,是伙伴,更是亲人。

  “必须行动起来!”秉持这样的信念,李晓梅迈出了创立梅兰书院的第一步。

  华文学校必须占C位

  虽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但创立梅兰书院绝非李晓梅头脑发热之举。

  李晓梅有个独特的技术优势,她是我国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早在1989年就开始学习编程、汉字dBASE3,2005年从事华文教育工作后又率先做出了海外互联网教学方案,并一直推进着这项工作在各国落地,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对新技术的高度关注和学习热情。

  2019年是区块链迎来行业转机的一年。历经狂热、质疑、冷静、雪崩,2019年下半年,国家级顶层设计重磅发布,区块链重新焕发生机,迎来发展的最好风口。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区块链的问题,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中央先后召开了18次相关会议,并且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同样属于李晓梅的关注范围。经研究,她发现区块链技术与海外华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为此,2019年底,李晓梅带领清华大学、伟东云教育等相关研究人员一起成功申报了国家课题“区块链+华文教育”。

  2020年,决定采取行动,助力海外华文学校发展的时候,正是课题进行的前半段,为此李晓梅和课题组成员还特别向全球招募了100所华文学校,将其纳入课题,建立模型,进行测试。

  2020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区块链+华文教育”课题圆满完成,2021年3月正式成立梅兰书院,以区块链技术搭建中华文化海外学习平台成了李晓梅的工作重心。

  不过,从一个课题延伸成为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并不容易,第一个难题就是大家对区块链的不认可。“很多人都觉得区块链很危险,这就像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的心理,我之所以要提前退休,就是因为落地阻碍的力量太大,但我又清楚地知道这是国家非常需要的项目,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必须坚持做下去。”

  得益于多年海外华文教育从业的资源积累,李晓梅拥有深厚的人脉资源,创立梅兰书院的消息一经传出,尤其是国内“双减”政策落地后,流向海外在线教育市场的巨量资本也向她奔涌而来。想要帮助全球华文学校共克时艰,巨量资金似乎是个必要条件,但结果是,李晓梅全部拒绝了,这造成了许多人的不理解。

  为什么?李晓梅这样告诉记者:“资本的目的就是占领海外市场,甚至一些资本明确告诉我要通过‘投喂’方式把华文学校逐步‘变傻’,最后让他们离不开自己。但是这么做,非常危险,一旦资本撤出,会造成大量华文学校随之倒闭。”

  “海外华侨华人虽然已在居住国生根,但他们对祖(籍)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把中华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这也是他们排除万难开办华文学校的动力。只有他们,才能在海外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的声音。”李晓梅坚持,华文学校必须自己变得坚强,要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占C位。

  为此,李晓梅找到了另一条路——号召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和机构,以做公益与促发展并行的方式创立梅兰书院。

  输血,更要活血、造血

  据李晓梅观察,海外华文学校目前面临的共性难题主要有三:一是对线上教学了解不多,疫情前基本依靠线下教学,在疫情期间才开始真正做线上教学,面对汹涌而来的线上教育公司争抢学生显得手足无措;二是教师严重缺乏,疫情期间,国内的老师很难走出国门,当地的老师又疲于应付一波波的疫情,很多都不愿意去华文学校教书;三是大多数华文学校的管理者都是各行各业的华侨华人,当他们自己的公司受到疫情冲击后,有一些就有了放弃华文学校的打算,但多年来倾入的心血和对祖(籍)国的情感又让他们难以真正放弃。

  “梅兰书院就是要通过共享共建的平台,让全球华文学校抱团取暖,走出阴霾。”为此,梅兰书院的计划是从三方面为它们提供帮助:一,建立区块链平台,满足海外华文学校管理教师、学生、班级等需求的同时,打通全球华校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二,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帮助线下幼儿园形成完善且有趣的线下教学体系,让孩子们边做游戏边学习语言、音乐、绘本、数学等,减轻困难学校的课程研发压力。三,帮助具备条件的华文学校成为国际学校,使其逐步走向正规化。

  为了把以上工作做好,梅兰书院充分利用了区块链的三大特性:一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在梅兰书院的平台上,全球华文学校,无论大小,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成为全球的教学中心和服务中心,以此增强他们的造血能力。二是区块链的安全性。国外对于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要求较高,平台的安全必须有保障,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安全度最高的网络技术,拥有非常强的加密过程,可以很好地解决平台的安全问题。三是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建立起诚信体系。“在区块链的平台,每个人都是一个IP,参加过的学习和各类活动都会打上区块链认证。”李晓梅进一步解释道,“梅兰书院的区块链平台已取得国际牌照,区块链技术也是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开发设计,可以在区块链开发的任何平台诚信互认。这是不可篡改的。”

  据李晓梅介绍,目前梅兰书院已经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了华文学校管理平台、华教组织管理平台、学生学习平台、汉语水平考试平台等平台建设,近期还将上线志愿者服务平台和中文电影学习平台。“志愿者平台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组织中国学校的各类志愿者上线为海外华校服务,做他们坚实的后盾。今后,在我们的平台上,华校有任何疑难问题都会有志愿者一对一服务。而由我们与同方传媒合作搭建的中文电影学习平台,主要通过看电影、表演电影片段的方式,让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国语言的同时,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增强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全球第一家以区块链技术搭建的中华文化海外学习平台,梅兰书院旨在帮助全球华文学校全面成长,为此,“一手做公益、一手促发展”便成了他们的行动指南。“在我们平台上,大家都把各自的资源分为免费和收费两大类放在一起,海外华校在排课程的时候,既可以使用自己的资源,也可以以免费或购买的方式使用其他华校的资源,从而给大家留出一部分商业空间,渡过难关。”李晓梅补充道。

  不忘初心,播种梦想

  “她就像现在很多的年轻家长,总是在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孩子寻找发展进步的机会。”谈及李晓梅,梅兰书院院长蒋燕言语间充满钦佩。

  面对疫情和“双减”政策后巨量资本的双重挤压,海外华校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抢时间、抓机遇。在这方面,李晓梅“拿捏得死死的”!

  梅兰书院总部所在地——红桥市场,以珍珠享誉世界。这么好的资源,不能浪费,李晓梅表示,一定要把实际教学融入进来。

  “会显得特别贵气、好看!”

  “欢迎大家选购!”

  2021年8月28日,由教育部语合中心、北京语言大学和梅兰书院联合主办的美国青少年感受中国新媒体生活线上夏令营开营,一场特殊的卖珍珠直播悄然上线。身处大洋彼岸的美国学生,虽然中文还不是很流利,但每个人都给商品做出了独特讲解,不仅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自己本身也获益匪浅。学生父母纷纷留言称赞,直言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中文学习机会,孩子非常喜欢,学习的信心也增长了不少。

  “中华文化大乐园”是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推出的一项旨在增进海外华裔青少年和海外各界朋友了解中华文化的品牌活动,受疫情影响,2021年由线下转到了线上。

  经过辛苦的策划、准备和沟通协调,2021年10月,由梅兰书院承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比利时园、荷兰园相继开园。“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在李晓梅的主导下,梅兰书院将比利时园、荷兰园设定为非遗专题的大乐园,与红桥非遗传播孵化园共同研发非遗课程,以直播课和互动交流为主,以录播课和微信群沟通为辅,开设世界非遗和中国非遗文化常识、非遗内画、非遗纸扇、非遗树叶画、非遗体育等课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课程,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亲手制作“团扇”,炮制“毽子”,绣“京绣”,画“叶画”,扎“风筝”,制作“面塑”,精彩绝伦的非遗技艺深受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喜欢。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作为元首驻地唯一一家文化教育机构,梅兰书院再显担当,携手内画大师刘东、花毽技艺传承人蔡瑞连、叶画大师师亮三位非遗大师连夜布展,精心展示中华文化。同时,号召海外百所华文学校通过加油视频助力冬奥会,组织百余名海外华校志愿者通过远程方式协助非遗展区现场翻译,与中国侨联一起以主题征文的形式让全球华校的学生书写自己对本次冬奥会的感受,共襄盛会,共享精彩。梅兰书院的文创也在冬奥会上大放异彩,成为赠送各国元首以及谷爱凌、苏翊鸣等冬奥会冠军的重要礼品。由于梅兰书院在冬奥会上的出色表现,北京市政府专门给梅兰书院发来了感谢信。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向冬奥冠军赠送梅蘭書院校董会副主席君艺豪作品1本组供图梅兰书院_proc.jpg1651031018284512.jpg

赠予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向冬奥冠军赠送梅兰书院校董会副主席君艺豪作品。本组供图/梅兰书院

  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是最大的发展之道。2021年是我国开启全面乡村振兴的元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晓梅多了一个身份——守望乡村大学荣誉校长,也多了一份责任——借助梅兰书院海外资源优势,架起国外乡村与国内乡村交流互动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

  守望乡村大学由守望集团董事长张艳宇创建,属中组部人才局的试点学校,被寄予厚望,希望可以办成一所没有围墙的乡村大学,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乡村振兴是国家大计,当乡村发展起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就实现了!梅兰书院的优势是可以让海外华侨华人与华校学生一起来帮助乡村的发展,把国外乡村的先进经验通过守望乡村大学引进国内,并在守望集团的数百个农场进行实验,成功后再推广到全国。”在李晓梅看来,这将是一幅非常美好的景象,为此,2021年底,梅兰书院还和守望乡村大学等机构联合发起了“全球守望家乡计划”,“全球华侨华人共同努力,一定会让中国的乡村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55个国家、41个华教组织、1277所华校、52.5万学生、1.8万教师成功入驻,成为全球第一家以区块链技术搭建的中华文化海外学习平台;打造“中华文化大乐园”等十余个国家项目,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出全球守望家乡计划,助力乡村振兴;被外交部推荐成为冬奥会外国政要驻地服务的唯一一家文化教育机构,护航冬奥盛会;与中国侨联共同打造“亲情中华 写读中国”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2022年3月19日,梅兰书院成立一周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众人拾柴火焰高!”回首这一年,一路走来,李晓梅对于海外华文学校和国内诸多机构给予梅兰书院的信任和帮助深表感恩。

  不过,她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上线全球高校招生平台、兼职翻译平台、全球研学服务平台、全球出行安全平台;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为“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服务;与更多的出版社签约,打造最大的电子书阅读平台,解决海外华裔学生看书难的问题;上线教师培训平台,针对梅兰书院成员学校开展教师发展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李晓梅接下来的日程表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

  “如今的年轻学子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生力量、骨干力量。梅兰书院成立一周年和艺术中心的成立是我们艺术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著名教育学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梅兰书院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现场深情嘱托梅兰书院,“要把教育办好,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胸怀祖国,学好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而这也是李晓梅的初心与梦想,“在我心里,梅兰书院还是刚刚开始。我们刚刚抛出去的是‘砖’,希望华文学校能够全体行动起来,逐步通过梅兰书院把自己的优势发展成为全球的中心。梅兰代表着中华文化之花,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之花在全球盛放!”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5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