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布衣就童装不恰当图案致歉!来看看经典文学作品如何“救救孩子”

2021-09-24 09:23:0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子华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近日,知名服装品牌江南布衣被指旗下童装图案设计不当,网友质疑一些图案阴森恐怖,甚至还涉及虐童等元素,引发社会关注。

  9月21日,江南布衣对此道歉,称“公司已下架所有相关产品,并严格审核,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江南布衣客服也告诉红星资本局,公司已收到这个消息,对其产品设计“产生的歧义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感到非常抱歉”。

1632446397158344.png

相关新闻微博截图

  然而,江南布衣上述致歉文案仅在回复网友评论时发布,并未发布在江南布衣官方账号中。对于这样的道歉,网友并不认可。红星资本局此前尝试拨打了江南布衣证券部和公司的电话,但截至9月23日12时,均未得到回复。

  9月23日16时许,江南布衣在官方微博正式就童装图案设计不当一事发文致歉,称已全面下架所涉商品系列,同时开放消费者退货渠道。

  据悉,9月19日,一位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称,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童装上印满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I just need a foot(我只需要一只脚)”等英文字样。

  除了上述文字,网友晒出的衣服上还配有一个魔鬼形象的人作势要砍掉一只脚、另一个男人把手伸向旁边的男孩以及疑似车裂酷刑等诡异图案,令人心生不适。

  该网友表示,这件衣服是去年老人给孩子买的,老人不懂英文,看款式买来给孩子穿了,“一个四岁孩子,身上穿着这件衣服,心里想想就别扭得不行”。

  上述发帖引起大量关注,随后网友发现不少江南布衣的童装图案都画风诡异。

  对此,有网友质疑称,“匪夷所思,就算说是网上的图,这些图正常人也不好找,更别说整个品牌的人都不懂英语了吗?”

  还有网友称:“JNBY童装这种阴间设计不是一天两天的,最近几年都是那种特别阴暗奇怪的。”

江南布衣就童装不恰当图案致歉!来看看经典文学作品如何“救救孩子”,下面一起来一下。

  儿童对成人的“狩猎”

  2012年,丹麦拍摄了一部反映儿童心理及人性拷问的社会学电影,名字叫《狩猎》,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看到海报上男主角怅恨的神情,你可能想象不到,他是被一位幼儿园小朋友逼上了绝路。

  主人公卢卡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的幼儿园护工,深受师生们的喜爱。这其中有一位心理早熟的小女孩,对他产生了情愫,甚至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对他“表白”。

  卢卡斯自然拒绝了女孩的示好。没想到,小女孩竟然对他采取了毁灭性的的报复——撒谎对家长说,遭到了卢卡斯的性侵!卢卡斯生活在丹麦的一个小镇,和小女孩家长也都是童年玩伴,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可以说“阡陌相闻”。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镇的人们都无条件地相信孩子的话。先是背后对卢卡斯指指点点,然后所有的家长都怀疑自己的孩子遭到性侵,让孩子们统一口径,指控卢卡斯;看到卢卡斯不屈服,便采取冷暴力,最后直至大打出手。影片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是圣诞节的时候,所有的店铺都对卢卡斯紧闭,他已经在小镇上没有了容身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女孩承认了撒谎,人们开始表面上原谅了卢卡斯。可是在卢卡斯的儿子举行成人礼的那天,照例要通过狩猎来庆祝,他却差点丧生于枪口之下。

  一个小孩随口的谎言,竟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受害者的敌意,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影片通过一个典型的“恶童”,来反映人性共通的症结,归根到底,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指向社会。

  反人类的儿童秘密警察

  《一九八四》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即使您没读过,也听说过它。这部由英国著名记者、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于1949年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反乌托邦”性质、科幻题材的社会寓言。

  乔治·奥威尔在书中构筑了一个未来的虚拟世界,由于其思想的前瞻性,书中的很多预言在1984年之前就已经发生了,这里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作为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参照。今天我们着重来说说书里面的孩子。

  主人公温斯顿的邻居派逊斯,每日生活在惊恐之中,原因是他有个秘密警察般无孔不入的女儿。派逊斯不小心在梦话里说了反对“英社”的言论,便被女儿告发了。

  派逊斯家的孩子们不但对自己家长监听、揭发无所不用其极,而且玩的游戏都充满了暴力色彩。他们学习吹奏军乐;把玩玩具手枪,并且经常拿着它对人咆哮:“你是叛徒!我要消灭你!”

  他们还喜欢观看行刑场面,并且把暴力付诸实践:爸爸请来给家里修水管的工人,成为他们弹弓袭击的对象……派逊斯家的孩子除了充当统治机器的工具,几乎泯灭了孩子身上的天真、善良与感恩等诸多品质。

  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派逊斯家的孩子不是个例。“老大哥”把“英社”所有成员的孩子都培养成了“少年纠察队”,他们游行、远足、操练、高喊口号,成为一个个把人性之恶发泄出来的“小野人”,充当反动统治者制造恐怖世界的帮凶。

  奥威尔笔下的病态儿童,实际是历史上某些阶段的病态社会的缩影。当成人世界陷入疯狂,你还如何指望孩子们正常?当人们不再追求正义、友爱与真理,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成了最直接的牺牲品。

  “救救孩子!”

  早在100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启蒙先驱鲁迅先生,就在他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我想,这句话放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会过时。

  只要有儿童这个群体,就始终存在儿童教育问题。因为我们正是参照外部世界的样子,来塑造自己的孩子。儿童的心理,反映了社会的心理;儿童的共情能力,代表着社会的共情能力;儿童的集体无意识,便是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现实中发生的惨案,提醒全社会都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而严肃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寓言,则为我们揭示了人性之恶,真的不受年龄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一从出生开始便“投身入社会”,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体验生命的过程,都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甚至是阶段性历史的“精简版”。但精简却不简单,儿童教育依然是摆放在社会学家案头的重大难题之一。(子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