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小区环境变了,小康生活全了

2020-09-23 19:08:48 来源:求是网 作者:申小提 张利英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居民楼漂亮了,多年不亮的楼道灯亮了,曾经杂乱无章的院子而今变得干净有序。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1号楼的这些变化,不仅是“颜值”的提升,更带来宜居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舒心的生活。老小区焕发了新活力,居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党建引领解难题。建于1988年的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1号楼位于北京市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该院曾长期处于失管状态,院内环境脏乱差,居民怨声载道。“30多年了,我们这个楼从入住开始,就没有像样的物业。”居民郭砚菊告诉记者。

  2014年,赵家楼社区引导居民通过选举成立了居民自治院委会,院内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随着楼龄老化,小广告遍布、线路老化裸露、下水管道堵塞等棘手问题超出了院委会的能力范围,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安全。

  这一切,从社区推进“党建惠家”项目开始,发生了根本改变。“党建惠家一周年,点点滴滴是回忆,一年变化细说起,请讲……”居民创作的“三句半”,道出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

  2019年,建国门街道工委创新引入非公物业企业资源,在赵家楼社区成立了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1号楼“党建惠家”项目,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社区+非公企业+居民”三方联动,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别说那么多,你到我家去看看,不解决问题说多少都白搭!”“这点小事都没人敢出来做主,大事怎么信任?”……

  面对居民长期积累的不满和不信任,街道成立“党建惠家”项目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为项目推进而奔忙,带动群众参与;多次召开院委会议事会,院委会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商讨项目建设内容;针对不同群体深入调研,建立“项目筹备小组”、“居民一家亲”微信群,搭建24小时即时沟通平台,最大限度统一思想认识。

  随着“党建惠家”项目的不断推进,墙壁粉刷、线路梳理、门禁更换、管线清淤陆续完成,严重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一个个得到解决,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满足感大大增强。“院子变好了,大家心里畅快了”,“有事儿就找党组织”,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普遍心声。

  幸福生活大家创。“这报箱都是居民自己拿漆刷新的。楼道这墙已经粉刷一年多了,你们看,还是干干净净的。”干净整洁的环境,先进的门禁系统,雪白的楼道墙壁,郁郁葱葱的植物,如今的小院让居民们感觉“倍儿有面子”。

  2019年5月18日,“党建惠家”项目启动仪式上,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1号楼居民代表在《居民公约》上郑重签字。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供图

  “党建惠家”项目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更增强了居民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主动拿出自家装修剩余的水泥补平坑洼的地面,购买油漆粉刷报刊箱,学习制作智慧门锁将西门封闭……现在,大家都把小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居民们的心紧紧系在一起,邻里亲情不断增进。

  大家一起在公共绿地栽种的南瓜成熟了,居民主动提议举办“一勺面”温情邻里包饺子活动,每户居民从家中拿出一勺面,和在一起包饺子,欢声笑语,温馨和谐。饺子煮好了,还给不能下楼的老人送到家里。居民感慨:“老北京、老街坊的感觉又回来了!”

  如今,“党建惠家”项目的经验已经拓展至赵家楼社区同为老旧小区的阳照胡同9号楼和赵堂子胡同10号、12号楼。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项目将四个楼院的居民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强化管理,共建单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承担起其中两个院落的消杀任务,“大家感觉很安定,很放心”。

  生活有了奔头,过起日子就有了劲头。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治理不仅为小区换上了“新衣”,更因惠民生、暖民心,而让居民的生活由内而外发生着质的变化。

  调研手记: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赵家楼社区的探索生动表明,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能调动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社区居民的言谈话语展示的,是老小区旧貌变新颜后的获得感,是全面小康生活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求是》2020/18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