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捐多少才算爱国? “道德帝”请收起你没有底线的键盘

2017-08-13 09:36:05 来源:央视网 作者:戴萌萌 责任编辑:靳晖 字号:T|T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7.0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痛还没有散去,但早有一批“道德帝”已经站在自己构筑的道德高地,把“逼捐”当成扛起道德的大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耀武扬威。

  近期,因《战狼2》大火的吴京先是被抹黑“全家都不是中国籍”,而后又被网友“逼捐”,而理由都是一样的老套:“达则兼济天下,你那么有钱就该捐”。周立波先是在微博上称,已经捐款,但红十字会表示没有收到,这又引起了“键盘侠”的冷嘲热讽。但事情的真相是吴京早就默默的捐款100万元,红十字会也收到了周立波的捐款,“逼捐”的人脸疼不?

  事实上,每有灾害事件发生,诸多名人的捐款行为总会引发网友的热切关注。从积极层面审视,这种“排队呼吁”,体现了公众对于名人在社会担当上的一种期待,希望在某些关键节点、特殊时期,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做出表率。从2008年汶川地震时被网友“揪住不放”的王石,到2015年网友喊话“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的马云,每个名字的被呼叫,代表的都是对一个群体的心理预期。在社会上适度保有一些舆论预期,对公众人物也是一种鞭策。

  我们假设“逼捐”的初衷大多是善意的,但善意不能替代理智、法律和制度,更何况慈善又岂是“逼”出来的?投身慈善,热衷公益更不是盲目的捐款。曾被逼捐的马云对于名人捐款,有一番自己的道理:“当你有几亿元、几十亿元的时候,这不是你的钱,这是社会委托你进行投资,这是对你的信任,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怎么把这些钱管理好,而不能简单的捐出去,要等人才、组织、体系都准备好,才能去做。”自2016年9月起实施的首部《慈善法》给了我们一剂清醒良药,这表明了我们的慈善机制逐渐健全,以法律为依据,是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的慈善行为更要尊法守法,而不是一伙儿人的网络挟持,也没有必要毕其功于一役。

  “逼捐者”呈现的心理或许有些病态,这种“劫富济贫”的思维和蜂拥而至的网络暴力既是不理智的道德绑架,也对前线救灾无甚益处。逼捐者首先要搞清楚,如果我是名人,我会怎么做?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首先是“从我做起“,自己做不到的,你为什么要求别人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留下来的良训,但在网络的保护色下,“道德帝”却成了伪正义的化身,在现实中他们或许不会扶起路旁摔倒的老人,却会在网上抨击别人的冷漠;在现实中他们或许不会感谢外卖小哥的辛苦劳动,却在网上批评别的客人不知感恩;在现实中他们或许不会捐款捐物,却在网上紧盯着别人的数额。

  回到现实中吧,看看蹬三轮助学300多人,去世十几年后还有人以他的名义捐款的白方礼;看看从耶鲁大学毕业,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脚踩泥泞的村官的秦玥飞;看看地震灾区中面对塌方山体逆向奔跑赶去救援的士官张国全,放下手中的键盘,不要用自己的所谓“道德”标准,来绑架别人的财富,赚得多就该捐的多,那不叫捐款,叫纳税。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