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需大于供,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2016-01-25 14:25: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白天亮 责任编辑: 字号:T|T

岗位供求看“旱涝”(大数据观察)

  制图:蔡华伟

  有人在喊“招工难”:上调了待遇、放宽了标准,还是连续几个月招不到人。有人在喊“就业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找,应聘时一个岗位几十人来面试。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到底怎么样?不妨让大数据来说话。

  岗位空缺总体略大于求职人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5年对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监测显示,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2015年第四季度的汇总数据表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约为1.10,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9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00万人。

  2015年第三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0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62万人,求人倍率约为1.09。

  分析2015年四个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求人倍率大致在1.10上下浮动。各个季度的起伏有季节性因素存在,例如一季度包括了春节,在此期间用人单位释放出大量岗位,但求职者并未大量入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小微企业获得政府越来越多的政策、资源、甚至资金配置的倾斜。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微型企业(企业规模人数20人以下)用工需求同比猛增49%。微型企业CIER指数(需求人数/求职人数)首次超过小型企业“跃居榜首”,表明小微企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

  记者了解到,新世纪以来,求人倍率逐步提高。在2001年一季度,求人倍率为0.65,即100个求职者竞争65个岗位,岗位供不应求,找工作极其不易。

  中西部地区更容易找到工作,求职者仍涌向东部

  东、中、西部,劳动力市场供求有何差异?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三大区域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2015年四季度的数据最能反映当前的情况。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求职人数略有增长,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供求人数呈下降态势,西部市场供求人数的下降幅度高于东、中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分别为1.08、1.13、1.13,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

  既然中西部地区更容易找到工作,为什么求职者仍涌向东部?关键的因素是工资,东部地区吸纳的就业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型网络招聘企业——智联招聘的在线数据显示,对比2015年冬季全国32个主要城市职位平均薪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位居前五,全是东部城市,薪酬水平明显领先于中西部。不过,在西南部经济发展进步飞速的成都和重庆的薪酬水平也在快速提升,进入到全国前十的位置。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从行业需求看,企业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33.9%)、批发和零售业(14.2%)、住宿和餐饮业(10.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6%)、建筑业(3.7%)等行业。

  2015年第四季度,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等三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同比有所增长外,其余各行业的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其中,用人需求减少较多的行业有:建筑业(-26.1%)、房地产业(-16.0%)、制造业(-14.5%)、住宿和餐饮业(-9.4%)、批发和零售业(-8.3%)。这一态势也与不同行业的景气度基本一致。

  结构性矛盾突出,“好工作”难找

  数据显示,尽管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不同的岗位在供求对比上有较大的差异。

  以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监测的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为例:2015年第四季度,餐厅服务员、厨工、简单体力劳动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较大,而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等职业的用人需求相对较小。其中,上海市餐厅服务员、厨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达到了7∶1,此类劳动力严重供不应求。而合肥市行政办公人员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则为1∶9,用人单位招1人、求此职位的则达到9人。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