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用生命践行脱贫攻坚使命的“一线总指挥”

2021-02-16 21:57:02 来源:求是网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用生命践行脱贫攻坚使命的“一线总指挥”

中共湖南省委

  罗霄山脉、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有一个具有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革命老区——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革命战争年代有2位县委书记牺牲在岗位上,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又涌现出为了老区人民摆脱贫困而牺牲的县委书记黄诗燕。他在担任炎陵县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的9个年头里,为了脱贫攻坚事业鞠躬尽瘁,带领革命老区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幸殉职时年仅56岁。2020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黄诗燕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他是为老区扶贫而来,也是为脱贫攻坚而去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黄诗燕从乡镇一步步成长起来,47岁担任中共炎陵县委书记,一头扎进罗霄山深处,下定决心与阻碍老区人民小康幸福的贫穷干一仗,一干就是9个年头。9年里,黄诗燕用务实的思路和办法闯新路、攻难关,牢牢守在脱贫攻坚的阵地上。他走遍炎陵的山山水水、村庄社区,读懂老区百姓的酸甜苦辣、所思所盼,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真情实意和广泛赞誉。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黄诗燕苦苦思索的扶贫问题找到了方向,他迫不及待地带头认真学习、用心领悟、准确把握精准扶贫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结合贫情精心探索、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实事求是找准精准扶贫的路子,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抄起家伙干实事、真刀真枪破难题。推动炎陵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3倍、3.2倍和2.7倍,贫困发生率从19.5%下降到0.45%,带领全县20万老区人民在省内第一批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脱贫攻坚是黄诗燕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2019年11月20日,是黄诗燕生前最后一次下乡调研,主题仍然是脱贫攻坚。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大源村,查看民生工程进度,与村民们聊聊家常。调研结束准备回县城,他走到了车边,又返回村卫生室,核查家庭医生签约落实情况,要求村医为村民做好慢性病治疗服务。他惦记的最后一件事,是群众的健康问题,谁想到他自己的健康早已亮起了红灯。11月24日,因为一心挂念脱贫攻坚工作,他连夜忍着胃痛从株洲赶回200多公里外的炎陵。一周下来,他只能喝点汤、吃点稀饭,只是要求稀饭里面放点盐,因为“不加点盐,没力气”。同事们多次劝他休息,去市医院看病,他总是说:“脱贫攻坚等不起,产业发展等不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等不起,先挺一挺再看吧。”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也等不起了!11月29日上午,炎陵县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他只喝了一点稀饭,又走向了会场。同事劝他别参加了,他说:“这是头等大事,我怎么能缺席!”可是,中午回到宿舍后,他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眷念的事业和群众。

  黄诗燕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最高追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行动诠释赤诚,以赤诚赢得民心。当地干部群众深情感慨:“他是为老区扶贫而来,也是为脱贫攻坚而去的。”图为2015年2月11日,黄诗燕在三河镇西台村坳下组看望优抚对象。 湖南省委宣传部供图

  黄诗燕作为炎陵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场的“一线总指挥”,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最高追求,将初心和使命铸写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将深情和生命奉献给炎陵革命老区,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以行动诠释赤诚,以赤诚赢得民心。当地干部群众深情感慨:“他是为老区扶贫而来,也是为脱贫攻坚而去的。”

  不让老区人民“吃苦头”,要让老百姓“有奔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上任之初,黄诗燕就深入到最偏远的山村、走进最困难的农家,访贫问苦,问计于民。他去了“无电村”梨树洲。徒步穿过一条河道时,因石头湿滑,落入水潭,他顾不得冰冷的河水浸湿全身,从村民家借了一身衣服换上,穿着拖鞋继续走村入户。他去了住房条件最差的船形乡水垅村。全村9个村民小组236户,大半村民住房墙体用黄泥土夯实而成,取杉树皮盖顶,村民称之为“杉皮屋”。房子逢雨必漏,风刮大了也担心。他去了交通闭塞的下村乡坳头村。村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水果,因山路难行,只能滞销贱卖或者任其烂在枝头……两个月的调研下来,黄诗燕走遍了全县15个乡镇、54个贫困村。他对这片埋葬忠骨英魂的红土地的感情更深沉,对缠绕老区人民上千年的“贫困枷锁”认识更清醒,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暗下决心,不能再让老区人民“吃苦头”,要让老百姓“有奔头”,一定要早日实现脱贫摘帽,让20万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以此告慰这片红土地上3万余名革命先烈的英灵。

  要致富先修路。炎陵县东、南、西三个片区互不联通,大部分乡镇之间联通都需要通过县城中转。很多地方“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开车绕大圈”,“山里的货出不去,山外的人进不来”。黄诗燕亲自担任“总指挥”,在全县打响了“交通加速”攻坚战,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他整合资金7.9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602公里,所有行政村、90%以上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如今,炎陵从偏远闭塞山区一跃成为湘赣边重要交通枢纽,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山里的竹木、水果、油茶等农产品“身价”平均提升了52%左右。

  扶贫必扶智。为发展教育事业,每年教师节,县里拿出100万元重奖教师,黄诗燕亲自给优秀教师颁奖;为解决乡村教师住房难的问题,在他的关心下,农村教师都分到了安置房;为确保教育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失”,他落实“一对一”帮扶、“三帮一”劝返等措施;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县里筹资1.4亿元新建“芙蓉学校”,新增36个教学班;为改善办学条件,县里整合资金3.6亿元对全县28所中小学进行提质改造,运动场全部由泥巴地变成了标准塑胶运动场,教学班实现了多媒体全覆盖。如今,炎陵已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强县,全县没有一个因学致贫返贫家庭,没有一个因贫辍学学生。

  治好一个人脱贫一家人,农村医疗改革是阻断贫困的重要保证。黄诗燕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强化县医院与省、市医院医疗合作,省、市专家定期到炎陵坐诊,推动县医院近3年门诊率提升19.58%;大力实施医卫新区建设,推动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完成整体搬迁;扎实推进“分类救治”,全面消除行政村卫生室“空白村”,为贫困群众搭建健康“直通车”,让炎陵的老百姓看病更加方便实惠。

  安居才能乐业。黄诗燕把保障安全住房作为“告慰先烈工程”,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农村贫困对象安居工程、农村土坯房集中整治工程分类分批保障。特别是对搬迁至县集中安置区的贫困户,坚持“先就业、后搬迁”的原则,每户至少保证有一人在园区企业就业。近年来,全县共筹集资金6亿多元,123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房,2543户农村贫困对象实现安居,1.1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得到改善。

  老区革命精神是脱贫致富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陈列着一条红军1929年5月用客家方言写下的标语:“共产党是为无产阶级饭吃衣穿屋住的党。”黄诗燕从这条朴素的标语中感悟到老区的崇高革命精神,并将此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自勉自励“口头禅”,他说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民爱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