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中国经济逆势前行跃上新台阶

2021-02-03 23:53:21 来源:求是网 作者:宁吉喆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经济逆势前行跃上新台阶

宁吉喆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经济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重大考验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全国上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显著成绩,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0年3月下旬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4月中旬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超过90%,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全年增长2.3%。据世界银行最新预计,2020年世界经济将下降4.3%,其中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下降3.6%、7.4%、5.3%。据对世界上18个国内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以上主要经济体的跟踪分析和全年预计,我国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初步核算,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经济总量首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4.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为17%左右。同时,经济运行逆势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二、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

  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瞄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未摘帽贫困县持续发力,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易地扶贫搬迁等重点任务成果丰硕。克服疫情、汛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果。“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960多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逐步实现。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6%,高于全国农村居民1.8个百分点。

  三、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国家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对冲力度,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和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出台稳就业保民生、促进消费投资、稳定外贸外资、激活市场主体等一揽子措施,坚持精准施策,实施直达机制,促进了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持续回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逆势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图为2021年1月14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 人民图片 唐克/摄

  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季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二季度增速由负转正,三四季度持续稳定恢复,全年大多数指标实现正增长。四季度,主要指标已基本恢复至常态水平,当季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稳就业稳物价预期目标较好完成。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

  我国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图为2021年1月10日,游客在新疆乌鲁木齐县闲来小镇“时光隧道”参观体验。 人民图片 蔡增乐/摄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1%,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国际收支改善。2020年,货物进出口顺差增加,服务进出口逆差下降。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2165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086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1%。

  四、“六稳”“六保”落地显效

  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是坚持底线思维,打好政策组合拳,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居民就业得到保障。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步缓解,2020年12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城镇调查失业率比7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状况明显好转,2020年农民工总量恢复至上年的98.2%。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有效,民生相关食品价格逐步回落,2020年10、11、12月份猪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12.5%、1.3%。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加大,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8.7%,对稳定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企业效益逐步改善。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4.1%,其中12月份增长20.1%,连续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预期总体向好,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连续10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粮食能源供给增加。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0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生产稳定增加,202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2.8%左右。

  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行业增长面持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恢复。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5个。

  基层运转较好维护。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并加快资金直达基层,县乡财力得到加强。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3.3%。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卫生健康支出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4.9%;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9%。

  五、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创新第一动力持续增强。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卫星导航、海洋深潜、量子计算领域捷报频传。疫情条件下线上线下加速融合,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发展。2020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3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8%。

  协调内生特点日益凸显。产业结构转型迈出新步伐,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2020年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继续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64降至2.56。

  绿色发展底色相当亮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020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环境治理效果显现,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8.3%。

  开放必由之路十分开阔。2020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完成,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为开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共享根本目的更加鲜明。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较快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1辆,比上年增长5.2%。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增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