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荒漠化防治的中国道路

2020-10-02 23:30:20 来源:求是网 作者:梁佩韵 侯亚景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绿富同兴的发展机制

  库布其沙漠,我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北部。经过30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林草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3%,森林覆盖率达到15.7%,开创了“绿进沙退”、大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

  经过30多年治理,库布其沙漠林草综合植被盖度明显提高。在治理过程中,对沙漠腹地牧民的生态搬迁是一项重要工作。图为2020年9月14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道图嘎查牧民新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连振/摄

  “沙里人苦、沙里人累,满天风沙无植被;库布其穷、库布其苦,库布其孩子无书读;沙漠里进、沙漠里出,没水没粮没出路。”治沙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课题。

  依托库布其沙漠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多年生态建设成果,鄂尔多斯建成了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等多个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了目前国内沙漠旅游中产品最全、覆盖客群最广的沙漠产业集群。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一个从库布其沙漠搬迁出来的移民新村,当地农牧民通过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等途径,实现了从由沙致贫到因沙致富的转变。在库布其沙漠南端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全村土地面积32万亩,林地总面积达到19.2万亩,其中沙柳种植面积最大,2019年村里仅沙柳苗条销售收入就达到120万元,还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真正实现了绿富同兴。

  “在库布其,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曾这样感慨。

  横亘内蒙古、陕西、宁夏的毛乌素沙地,有近1/3的面积分布在鄂尔多斯乌审旗境内。多年来,乌审旗始终把良好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构建一产生态、二产绿色、三产低碳的融合发展体系,2019年居中国工业经济百强县第43位,农牧民生态建设收入达2400元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密集出台政策,在发展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企业和牧民直接支持,促进资金、技术等要素向生态领域聚集。

  茫茫沙海,片片绿洲,曾经令人生畏的沙漠,正逐步转化成“美丽经济”的富矿。

  沙海变绿洲的“科技密码”

  在库布其沙漠周边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上,到处可见各种材质做成的“四方格子”。这就是用来固沙的沙障,利用树枝、秸秆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被统称为“风墙”,在国外被誉为“中国魔方”。

  多年来,为了将库布其沙漠变成绿洲,科技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一道与风沙搏斗,不停进行试验、改良技术,逐渐找到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如今,当地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全力打造“线上买、线下种、网上看”的植树新模式,通过无线视频技术提供林木生长的实时影像;在多年保护、引种、开发沙漠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建成了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在毛乌素沙地治理过程中,大力推广前挡后拉、覆膜保水、灌木树种截杆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尤其是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技术的应用,成活率提高至85%以上。在科尔沁沙地治理过程中,推广了机械沙障治沙、复合沙障治沙、封育基础上人工促进自然修复等技术模式。

  一项项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治沙效率和质量,更让未来荒漠化防治如虎添翼。

  科技创新是治理沙漠、开展生态产业服务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经验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提高防沙治沙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中国大力推进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使部分沙地(沙漠)呈现“荒漠变绿洲”的景象,既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更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力量

  井背塘,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走进这里,随风摆动的旱柳,葱绿敦状的沙柳,四季常青的樟子松……一个满目清幽、绿富同兴的生态庄园呈现眼前。这里就是殷玉珍创建的玉珍产业园,过去是荒无人烟、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1985年秋,殷玉珍凭借着坚强毅力开始了治沙造林的艰辛旅程。如今,30多年过去了,树木一株一株增加,绿色一片一片延伸,穷沙窝变成金沙窝。

  “内蒙古干部群众60多年来坚持不懈治理毛乌素沙地,现在治理率达到70%,生态呈现整体改善态势,是很了不起的成绩!”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点赞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

  在内蒙古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白音茫哈嘎查,有一位老人用时间践行了“生命不息,治沙造林不止”的誓言,她就是格日乐。退休后20多年来,她请教行家、翻阅书本,不断总结治沙经验,使昔日白茫茫的沙丘变成了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鸟兽的大漠绿洲。

  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1984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郭成旺承包了离家10公里处的荒沙地,带领全家常年吃住在沙地的简易房里,数十年矢志不移防沙治沙,为4.5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左图:1998年8月,郭成旺老人带着曾孙行进在沙漠中。右图:2020年5月22日,99岁的郭成旺老人(左)与孙儿郭建军抱着当年栽下的第一棵杨树,向参观者介绍当年植树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陶明/摄

  在陕西榆林,种树已经成为一种信仰。榆林人民在与浩瀚无垠的荒漠和肆虐无情的风沙进行艰难抗争中,涌现了以牛玉琴、石光银、郭成旺、张应龙以及榆林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与集体。他们为战一片黄沙、盼一星绿荫,苦苦坚守数十年,用心血和汗水在毛乌素沙地上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荒漠化防治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山西右玉县历届县委面对毛乌素沙地的不断侵蚀,坚持一张绿化蓝图绘到底,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风沙肆虐、不宜人居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塞上绿洲。河北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薪火相传,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都是沙,百里不见树”的环境下,不畏艰难困苦,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成功阻挡了风沙的侵袭。新疆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奋斗,在柯柯牙实施荒漠绿化工程,实现了沙漠变林海、戈壁变果园的梦想。宁夏灵武的王有德带领职工大力推进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华儿女将持续践行“艰苦奋斗、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不断探索治沙经验,在黄沙中求绿求富,努力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

《求是》2020/19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