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武汉汉正街个体经济“活脸谱”

2019-05-31 16:54:4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赵巧萍 张翀 郝赫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始自明成化初年的武汉汉正街以商业闻名于世,500年来几经浮沉。

  仅1.67平方公里、街巷纵横交错的汉正街,凭借“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阅尽人间烟火,积淀着“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记忆。

  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典型一度被关停,作为“脏乱差”批发市场代表又差点被整体搬迁。如今,有500年历史的汉正老街今年8月将整饬一新,全新的汉正街步行街将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眼前。汉正街,这条蜚声中外的商业老街,一次次迭代破题,浴火重生,再度活力四射。

  从历史烟云中走出

  1979年11月,武汉市硚口区工商局在汉正街进行恢复、发展个体经济试点工作,核发了第一批共103户小百货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2018年获评全国百名改革先锋的“盲侠”郑举选就是其中之一。

  1940年出生的郑举选一生都和汉正街紧密联系着。他出生时,父亲就已经在汉正街的老三镇市场做生意了。幼时,他因病导致满身“麻子”和双眼溃烂,由此有了“麻瞎”这个绰号。即便如此,他童年时就利用寒暑假挑担兜售小商品补贴家用,工作后,在销售岗位上业绩第一。

  1961年,郑举选注册申办了人生第一个商业执照——“协记小摊小贩”,摊子摆在家门口。不过,1966年后,个体私营经济被视作资本主义温床严格限制,汉正街陷入沉寂,郑举选为谋生只得偷偷经营。1978年,郑举选家被查抄出价值几万元货物,他因此失去人身自由一年半时间。牢房昏暗,双眼终于失明。他真害怕了:“宁可到垃圾堆里捡菜叶子吃,也不敢再经商了!”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他首批递交了申请,带着仅有的15元钱回到熟悉的汉正街,竹床一摆,又出摊了,“终于又能堂堂正正做生意了!”“两眼一抹黑”的郑举选,生意经却比谁都“看”得清。一分钱一根针,他一年能卖出1亿根;一角钱一粒的打火石,他一年能卖出2吨。堆积滞销的货物,到他手上就能盘活。在汉正街经营户中,销售额第一、纳税额第一、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郑举选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商界传奇“盲侠”。

  1985年,法国记者单刀直入向郑举选发问,“听说你很会做生意,那你赚了多少钱呢?”郑举选笑着说:“我就是传说中的百万富翁,我也希望当个百万富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我想我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历史浮沉中的汉正街就此站上了时代巅峰,从1979年首批核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到1989年10年间,汉正街个体工商税费突破了千万元。汉正街成为“中国流通领域风向标”和“对内搞活典范”,获得了“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的赞誉,被誉为“天下第一街”。

  观念变革

  同郑举选一生离不开汉正街不同,王仁昌一直想要离开汉正街,“我从小就在汉正街长大,‘王润记纱号’的老板王裕卿,就是我父亲。我根本不想继承父母的生意,一心想的是跳出汉正街,跳出家庭,把身份洗‘清白’,没想到又被一脚踢回汉正街。”

  “个人是被整个大时代裹挟着前行的。”王仁昌习惯用这句话开头谈自己的经历,1965年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后,他下过乡,当过教师,“文革”中蒙冤入狱。1981年获释,没有别的去处,只好向亲戚借了260元钱,领个执照,回汉正街摆摊,成为当时汉正街上学历最高的商贩。

  “我们家是有经商基因的,但是,从一个大学生到摆摊的商贩,没有挣扎是不可能的。当时社会上的顺口溜就是,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经商之初,身负260元债务的王仁昌没有进货渠道,只能替人代销,靠着第一个在汉正街卖伞赚到第一桶金。20多年汉正街商战中,王仁昌更通过倒腾腈纶绒童装写就巅峰之笔。这一仗,让王仁昌在短短半个月里纯进账60万元,成为当时汉正街上现实版的“小船秤大象”。

  当年,武汉市针织品批发部处理了一批货给车站路百货公司,百货公司到汉正街找买主,手中只有10万元流动资金的王仁昌看中了其中不被人注意的腈纶薄绒童装,其利润率保守算也能达到40%。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这批货的总价值有360万元,当时全汉正街也找不出一个能用现金一口吃掉这批货的人,更不可能指望国有资产赊给个体户销售再结款。

  经过一番筹划,王仁昌找到了路子:支付8万元押金作为货品利息,签下全部童装,并保证一个月内销完结账。如果逾期未销完,8万元即是违约金。但是,车站路百货公司要求同时抵押一张360万元的承兑支票。王仁昌找到了当时恒大百货的主任,承诺事成后给予恒大百货3%的资金占用费。有利可图的恒大百货同意了。

  在今天看来,这种金融担保和操作手法已属“小儿科”。但在当初的经济环境下,王仁昌弯了几道弯的商业路径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今天还有经济学者认为,这是武汉资本运营的“开山之作”。

  头脑聪明的王仁昌,上世纪90年代初,生意如日中天:“商战”案例,被搬上了大学课堂;他批发的货,用汉正街商贩的话说,闭着眼睛买进来都能挣钱。

  后来,王仁昌和弟弟一起再次转型,如今,他们的木材生意已经走向全球。“这就是汉正街的精神,汉正街的商人不是简简单单的小商贩,他们有远大的理想。”据此,他创作了小说《风流巨贾》,是对汉正街商贩们的真实写照,“我要理直气壮地为个体经济正名!”《风流巨贾》后来成为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解汉正街的央视黄金档电视剧《汉正街》。

  “买全球、卖全球”

  如今,人流如织的汉正街已不见了昔日商户依道而兴的景象,路边时尚的高楼大厦正一步一步取代曾经门店鳞次栉比的汉正街,转移到商厦里,让今年77岁的王仁昌感觉,汉正街变了样。

  “汉正街的每一步,因为有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品格,才能一直挺立潮头。”硚口区委办公室副主任、汉正街工委书记胡亚非表示。

  当王仁昌靠一把雨伞掘到第一桶金的时候,这把雨伞破解的小商品和大百货之争,颠覆了当时的商品经济模式,“汉正街起初的定位就是小百货,不许卖大商品。”时任硚口区工商局副局长的任正运说,那时可以卖童装,但不能卖衬衣;可以卖扣子型电池,但不能卖计算器。“当时个体经营户不能搞批发,不能搞长途贩运,价格不能浮动,为了改革实行宽松政策,批发改成批量销售,长途贩运改成长途运销,价格改成随行就市、优质优价。”任正运回忆。

  随着个体户们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汉正街打开了传统商业模式一个又一个缺口。时任武汉市工商局局长金邦和带队蹲点汉正街,10多天“解剖麻雀”得出一个结论:开放市场利大于弊。

  汉正街现象很快引起社会各界关注。1982年10月,国家工商管理部门在汉正街召开现场会,允许个体户批量销售,允许长途贩运,允许价格随行就市。汉正街的实践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汉正街一跃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天下第一街”。

  颠覆的不仅是管理模式,更是人们的思维模式,王仁昌的弟弟王仁忠,就曾经瞧不起汉正街个体户,20多年前从武汉国棉二厂下岗后,在家里沉闷了几个月,无奈之下才投奔哥哥王仁昌。

  不过,只有初中学历的王仁忠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凭借不会变形起拱的“曲线地板”专利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吸纳了千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了汉正街的“明星人物”。1998年,他作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言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那是我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激动得掉眼泪。”

  进入新世纪,变革压力弥漫汉正街,2000年全年税收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时,市场成交量在全国市场排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市场依然繁荣,市场地位却每况愈下,业态落后、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火灾频发等现状,与其所处的城市中心区位极不协调。“2011年1月17日的特大火灾,让武汉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对汉正街实施凤凰涅槃式改造,加速了汉正街转型发展。”硚口区委书记景新华说。

  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汉正街整治展开:近8年关闭了43个消防隐患突出的市场,成千上万家加工厂、商户转移搬迁……

  “唱响‘时尚汉正’品牌,汉正街正由传统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转型。以金融商务中心、高尚生活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为核心内容的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逐步建立。”胡亚非介绍。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王康用实践回应了胡亚非的愿景。23年前,辞去白领工作的王康取代王仁昌,成为汉正街学历最高的个体户,如今,他将3万多种礼品“搬”上了网,搭建全国首批“电商+店商”的礼物购物平台。今年5月,站在沿河大道旁汉正街上的王康翠园礼业数千平方米展厅里,王康介绍说,“销售大多走电商渠道,公司已将大数据应用于客户服务中,希望做成服务全国的礼品平台。”

  在汉正街,同王康一样越来越多的汉正街高学历“创二代”,以互联网思维“买全球、卖全球”。目前在汉正街,通过互联网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的商户已达6800家,约占商户总数的38%。

  原创化、品牌化、时尚化,这些昔日汉正街缺少的现代商贸元素,正在一一补齐。

  汉正街作为“小商品批发市场”代名词的时代正在远去,但筚路蓝缕、艰难创业、敢为人先的汉正街精神,正得到发扬光大。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