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老百姓最期盼的 就是我们该做的”

2019-05-28 16:12: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陆先高 耿建扩 陈元秋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5月22日,燕山深处的于营村已略显炎热。36℃的天气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吕晓勋的心中更加火热。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村里的10多亩秋葵正式开栽。一株株绿色的嫩苗迎着艳阳,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洋溢。大家都坚信,数月之后,这些绿叶子将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

  900多人的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资源匮乏;农民收入80%以上靠种植玉米和外出务工;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近1/3……过去,于营人只能靠天吃饭,面对贫困几近束手无策。如今的于营村,立足自身实际,内外齐发力,2018年底整体告别贫困。

  从滦平县城出发,驱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于营村。只见一条南北主路像树干一样伸出去几条枝蔓,连着几条小山沟。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于营村却长期成为一个“发展盲区”:离县城虽近,但自身没有任何产业,无法形成发展链条;县里一些好的项目,往往也优先给了距县城较偏远的村乡。

  对大多数村民来说,家里的全部营生只能指望着几亩玉米地。心有不甘,想做点别的,却苦于村里没有机会。“年轻人还能去城里打工,我们年纪大的到哪儿人也不要。”64岁的王桂兰谈及过去,不由叹了口气。

  王桂兰是穷惯了的人,她的日子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早些年,王桂兰去县城集市上买猪膘熬油,还被笑话,“买猪膘都是一斤起,哪有买半斤的”。后来王桂兰的丈夫又病倒了,花光仅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下3万多元外债。王桂兰说,衣服可以穿旧点儿,吃的可以自己种,但“一摊上病,这天就塌了”。

  69岁的孙国忠面临的困境比王桂兰更严重。20年前,他的一条腿因病截肢,老伴张玉连多年前也因病导致听力严重下降。劳动能力有限的老两口,就此陷入了贫困。“我这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盖的,40多年了,改造前跟个‘黑窑洞’似的”。

  贫困户的困境亟须解决,于营村的现状也亟须改变。近几年来,滦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点解决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逐村选派工作队,逐户安排责任人,为每一户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攻略。

  滦平县是人民日报社的对口帮扶县。2018年8月,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吕晓勋来到于营村担任村第一书记。此前虽然没有做过农村工作,但他相信,“脚上有泥,心中自然就会有底”。走街串户,“扫街”搜集民意……无论是抱怨,还是希望,在吕晓勋看来,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就是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

  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吕晓勋手绘了两张涵盖4个自然村的“于营村引导图”,标注出每一位有房农户的姓名、位置、所属小组,以及是否常住。两张引导图被放大打印后,贴在村部办公室,极大地方便了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