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转型升级强筋骨 告别一柱擎天 走向多业并举

2017-09-13 16:25:5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付文 责任编辑:庞瑞泽 字号:T|T

  “以前这里还是一块荒滩,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发展核心区。”甘肃嘉峪关市嘉北工业园区内电光闪烁,车辆穿梭,在附近遛弯的老嘉峪关人吴仁贵感慨万千。

  “酒钢打个喷嚏,嘉峪关就得感冒”。嘉峪关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宁说,嘉峪关因酒钢而崛起,历史上一直是一产小、二产大、三产弱的产业格局,工业比重一度占到80%,而酒钢又占到了工业的大头。

  从一柱擎天到多业并举,嘉峪关这颗因企设市、因关得名的戈壁明珠,蹄疾步稳,走在转型升级前沿。

  “亏损王”扭亏为盈

  近年来,钢铁行业坠入寒冬。2015年酒钢交出了史上最差的一份经营成绩单,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亏损王”。

  酒钢最根本的问题仍在于内部市场化意识不强、管理体制僵化和创新努力不足等。这是酒钢集团对自身做出的“诊断”。对症下药,酒钢出台涵盖25项重点改革任务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去年初,酒钢宏兴股份碳钢薄板厂开发的两款热轧汽车零部件用钢和一款铁塔用钢首次进入成渝市场,打破了宝钢、马钢、攀钢、武钢等钢铁企业长期“垄断”成渝市场热轧汽车零部件用钢的局面。2016年2月,酒钢开始订单式生产、零库存运转。与此同时,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对标先进指标、强化经营筹划、控制成本费用等一系列举措,遏制经营“出血点”。

  酒钢主动压缩部分工艺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的产线产能,并进行转产技术改造。“目前已累计压缩甘肃省内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140万吨。”酒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强说。

  之后,酒钢迅速启动第一批140个科技项目的攻关,瞄准高端进口钢材生产。“如今我们不仅拥有线、棒、板、卷等国内先进工艺和技术装备的生产线,还先后建成了碳钢薄板连铸连轧、碳钢冷轧和不锈钢冷轧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酒钢(集团)公司发展规划部副部长陈平说。

  酒钢从2015年亏损93亿元,到2016年底盈利20.3亿元,并成功兑付128亿元到期超短期债券和中期票据。今年上半年,酒钢集团营业收入完成446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44.9亿元,利润总额完成3.87亿元。

  大调整姿态更美

  酒钢的转变,是嘉峪关市从供给侧着手、发力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嘉峪关苦练内功,提升发展气质。

  戈壁无遮无拦的阳光,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巨大优势。嘉峪关将光伏产业作为首选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全力打造“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链。如今,已有中国华电等10余家国内知名新能源企业落户嘉峪关,已实现并网发电499兆瓦,远期规划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兆瓦。

  嘉峪关市与上海飞和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当地建设年产10万辆多功能专用车研发制造基地。今年1月21日试装车辆下线,11月1日将正式投产。届时,国内专用汽车领域将正式迎来“嘉峪关造”。

  2015年,总投资22亿元的方特欢乐世界开园,包括18个主题区和200多个主题项目,如今已与嘉峪关关城共同构成境内两大旅游主体,强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2016年,嘉峪关市旅游人数达702万人次,旅游收入45.3亿元,增长率居全省前列。

  “环境是发展的战略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嘉峪关市在全力做好“经济发展课”的同时,走好“生态文明路”,努力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市环保局局长侯银泉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十一五”末的30%提高到7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96%。

  2016年全市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0.3∶65.6∶34.1调整为0.5∶44.4∶55.1。“一钢独大”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产业结构正在向更合理的方向调整。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