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中的新中国工商业发展史

2021-06-11 18:18:5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张玉荣 王中一 谢元春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张玉荣 实习记者王中一 通讯员谢元春 周颖森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近年来,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组织人员对近万封馆藏侨批进行深读、整理,发掘出众多含有史料价值的信息。其中一封华侨叔侄之间的家书,透露出新中国初期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鼓励企业增产节约、工人地位提升等信息,见证了新中国初期工商业发展的历史。

  这封侨批写于1952年,写信人伍尚厚在信中向叔叔伍时洽介绍了其创办的岭南化学工业厂当年的经营情况,工厂的生意从往年连年亏损到而今盈利颇丰,他将原因归结于新中国政府工商业政策的正确。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的侨批。

  信中写道“今日我厂之职工亦一样以前之职工,同是工作,而旧时亏本,今日贃钱。”回首过往,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经营状况两相对比,他继而发出感慨:“由此可知国民党之伪政权与人民政府之保障人民利益,大有不同矣。”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表示:“这封信体现了新中国政府‍‍对‍‍我们国家民族工商业‍‍的保护,华侨从经营企业的实践中感受到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不同,华侨民族企业家‍‍对新中国政府全心全意的‍‍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表示赞扬和肯定。”

  面对形势的变化,伍尚厚及岭南化学工业厂在用人制度上也有所变化,他在信中写道:“将来劳资双方益加健全,对国家亦有大大之裨益也……以后我决不敢再介绍别人了,因工厂是工人做主,以后请人做工与否,必须经过劳资双方同意方能决定也。”

岭南化学工业厂于1956年签发的股息凭证。

  除此之外,在新中国初期侨资企业也发挥独特作用。江门市博物馆陈列保管部主任吴兆骏介绍说,新中国成立时,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从信中可以看出,以岭南化学工业厂为代表的侨资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工人力量,实行增产节约,为国家度过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困难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进教授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侨乡的江门,目前侨资的作用并没有减弱,侨智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这些年来在五邑地区投资的侨资企业,为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搭上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使自身得到了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众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境内投资兴业。截至2018年底,江门市有港澳和海外侨资企业6114家,投资总额290.41亿美元。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