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招 危机公关 孩子吵闹被人指责 应立即制止并道歉 相比于苗苗妈的焦虑和着急,程芳如今带孩子出门已经从容了许多。这份从容,不是白白而来的。三年前的一次出游经历,让程芳开始注意自己和儿子鹏鹏之间相处的方式。 程芳还记得,2015年元旦假期,她和朋友去武汉游玩。在从武汉回家的动车上,鹏鹏和小伙伴非常兴奋。一路上,两个孩子一会儿指着车窗外的景色大呼,一会儿在车厢里跑来跑去,玩着“躲猫猫”。“当时真没有意识到,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 突然,前排一个女乘客的声音飘来——“哎,你们可不可以管一管小孩子啊?声音这么大,吵到我们休息了!”面对他人突如其来的指责,程芳坦言,自己的第一反应是心里冒火,但很快,火气就下去了。“我们平时老说别人没素质,出门在外没教养。当我想到这个,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很快意识到要制止孩子了。” 程芳说,她很快把鹏鹏拉到身边,给孩子做出闭嘴的手势,然后小声对他讲了这样做是不对的。而后,她带着孩子一起给那位女乘客道了歉。在一旁的朋友见状,也跟着过去一并道歉。“要及时纠正,给孩子进行一次认错改错的教育。但在纠正错误之前,最好的就是预防错误的发生。” 那次乘车经历后,程芳就十分注重孩子生活中的很多细节教育。不只是在交通工具上,在大街、在饭店、在书吧等公共场合,她也会及时纠正孩子的不恰当行为。而在每次乘车之前,她都下意识地给孩子带点漫画书或者iPad,旅途中给孩子讲点故事,或者做一些亲子小游戏。“如果孩子是两岁以下,听不懂道理,没有规则观,在车上哭闹了,当家长的也应该给别人说声抱歉。如果两三岁以后,孩子还在车上跑来跑去,大声喊闹打扰他人,那就纯粹是家长的问题了。家长别舍不得管自己的孩子。” “设‘熊孩子车厢’不现实。”程芳认为,其实根本就没有“熊孩子”,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身为家长,应当学习怎样和孩子沟通相处。程芳的方法,也令她收获了不一样的结果。“鹏鹏去年9月份入学,两个月后,老师告诉我说鹏鹏是一个特别有家教的孩子。听到这话,我就感谢那次出行的经历,也为这几年我的付出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