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强代表:破解购药“孤岛” 激活零售药店新动力

2020-05-28 14:06:2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赖惠能 周传人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5月27日讯 记者 赖惠能 周传人 今年全国两会,针对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准备了7件议案,9份建议,涉及零售药店、个人破产、社会信用、家庭教育、垃圾分类、商业秘密保护等多个方面。

胡季.png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

  在《关于更好地发挥零售药店在全民健康体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建议》中,胡季强认为,发挥零售药店在全民健康体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等议题亦亟需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零售药店门店达到48.9万家,已经接近WTO提出的2500人/店的高密度标准,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药品可及性问题;药品零售渠道的交易数达到65亿人次,是当年度医院门诊量的3倍以上,以最常见的感冒为例,相关药品交易及服务高达30亿人次。“大病去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消费习惯极大缓解了中国公立医疗体系的压力。

  然而,零售药店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胡季强表示,中国药品零售产业是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下,以市场化的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直未被纳入整个医疗健康体系之内,导致药品零售这一环节成为“孤岛”,引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往政府引导不足导致产业的公卫属性欠缺,专业能力靠自我摸索提升较慢;二是包含新医改在内的产业政策出台时,未能把药品零售纳入其中作为一个必要环节来考虑,既使得药品零售企业政策成本偏高,也同时增大了社会医疗成本。

  因此,胡季强建议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研究相应政策,以更好地发挥零售药店在全民健康体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在具体修改意见方面,胡季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大方面改善:

  第一,把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作为落实“预防大于治疗”的政策抓手,有利于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随着“健康中国 2030”国家战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不应仅限于看病购药,应适当扩展支付范围,向有利于改善职工健康的方向进行倾斜。建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展到购买保健食品、消杀用品、医疗器械等健康用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如慢病管理服务费、健康顾问服务费等),充实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功能,并将其作为落实“预防大于治疗”的政策保障措施。同时,这也将继续发挥零售药店行业对于医疗机构的分流作用,避免医疗资源的低效使用,缓解就医紧张。

  第二,以各级卫健委的健康教育中心为抓手,以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为专业指导,以当地品牌连锁药店为骨干,构建覆盖全国、贴近居民、精准高效的健康宣教体系,有利于快速提升公民健康素养。从重治疗转向重预防,最核心的问题是居民认可健康管理首先是自己的事,愿意在未病阶段为自身健康进行时间与金钱的投入。零售药店贴近居民,容易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可以方式灵活地对居民进行高频、重复的健康宣教,更容易被居民接受,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成本更低(相对使用医生护士进行这项工作)。在宣教内容上,既可以进行关于疾病健康知识的教育,也可以把新医改政策等面向居民反复宣讲。零售药店有吸客到店和品牌提升的强烈愿望,从业人员也有充分时间进行健康宣教。

  第三,国家在推动建立处方流转公共平台时,应充分发挥零售药店的竞争作用,有利于医药分开,有利于推动药品价格降低保持连续性和长期化。医药分开是必然趋势。建立处方流转公共平台,把零售药店尤其是当地品牌连锁药店纳入平台,作为医院处方外流承接者,是解决以药养医问题的市场化手段,可以避免因为行政手段强推带来的矛盾集中在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掀起的平价药房风潮,以市场手段实现了我国首次全国范围的药价大幅降低,值得新医改政策制订部门借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