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区民众:跋山涉水只为圆了孩子“读书梦”

2018-09-25 15:05: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隽 陈文年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在甘青交界的祁连山腹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乡塔里华村青阳社。绿水青山养育了憨厚热情地青阳人,高山峡谷却阻断了青阳人与外界的联系。

  23日,记者一行人驱车近四个小时,翻越黄草山、青阳河,来到了距离门源县城140多公里,被外界称为“摔死鸟儿绊死蛇”的塔里华村青阳社。

图为青阳社全景。 陈文年 摄

图为青阳社全景。 陈文年 摄

  沿途,塔里华村支部书记朱生录对记者说起了青阳社的往事。“祖辈们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淌‘24道’水,靠骑马、牛驮等方式翻越宁缠达坂,走80公里的山路将他们送到乡村小学、县城中学就读,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读书走出大山的。”

  “现在美丽乡村建设让36户牧民的新居依山而建,条件好了很多,大学毕业后事业有成的青阳人遍布省州、外地。从祖辈开始,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就能走出大山。”朱生录说。

  进入青阳社,两座四角亭矗立广场,高山峡谷,面对苍松翠柏,远处山顶白雪皑皑,风景异常秀美。

  与群众们的交谈中让记者感动的是青阳人即便住的再远,也绝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或上不起学。他们跋山涉水,驱车翻越宁缠达坂,将孩子们送至门源县城。一代又一代青阳人走出大山,在省会西宁、门源县城买房,入冬时他们住在有暖气的楼房里,盛夏时回到青阳老家享受青山绿水。

  张龙是原先家住青阳社,如今在陕西师范大学就读并在实习阶段的青阳人,在与记者偶遇时,说起儿时的家乡他显得有些激动,眼里噙满了泪水。

  “小时候没有路,父母依靠牦牛,骑马驮送我到宁缠达坂,再搭乘煤车到仙米乡之后再去塔里华读小学。到了冬天,峡谷里结冰,就从冰谷走出去。”张龙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最苦的就是父母。记忆最深的是大概七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背着他走了十几公里山路……

图为青阳社民众的生活场景。 陈文年 摄

图为青阳社民众的生活场景。 陈文年 摄

  张龙接着说:“大概小学四年级时,早晚都有自习。另一方面,对于身处大山的儿女,乡风、家风十分严谨,村民们尊重教师,对教育十分重视,更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求学精神。由于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召开家长会时,即便山再高、路再远,家长们都会风雨无阻,克服一切困难来学校参加家长会。”

  据了解,塔里华村大学就读生21名,初高中生68名,小学生51名,毕业后在岗在职的36人,幼儿、小学入学率百分之百。

  “我的妹妹张钰如今就读于云南大学,同学多杰就读于北京贸易大学,李玉财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贾仁欠俄力就读于青海大学医学院……”张龙说。

  50岁出头的牧民汤万山告诉记者:“过去,我想走出大山却没能实现,但一定要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在这里,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走出大山,要么一辈子在大山里放羊。其实,这些都是‘逼’出来的。”

  “青阳社的140多人里,在公安系统工作的有6人,另外有20人也走上了工作岗位,永远走出了大山,与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大多也都是初中毕业。”汤万山介绍,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果洛当特警,一个在玉树当医生。

  “塔里华人对教育十分重视,尕娃娃们一到四岁全部到县城上幼儿园去了,现在,一小半塔里华人在县城购买了楼房,还有一部分住在公租房里。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爷爷奶奶或者父母一直陪读。”村支书朱生录告诉记者。

  结束了采访,回乡上的途中记者收到了张龙的短信:“不敢遗忘在艰苦的岁月中,我的祖辈曾在这与世隔绝的山村中重燃对生活的希望,高山、峡谷、激流,挡住了山村文明对现代文明的探索,却也给予了祖辈们足够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我们这些走出大山的孩子的未来。在山的外面,我听惯尘嚣、见惯霓虹,却依旧迷恋山村,始终记得根在何方!”(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