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垃圾分类双城记:殊途同归

2019-07-23 18:34:4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刘琳 师悦 张雪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垃圾分类从最早起步的上海,到陆续跟进的全国46个重点试点城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家庭都在一步一步探索,找寻最适合自家的垃圾分类办法。凡事开头难,在开始阶段,尽管有刚性执法、有柔性指导,但恐怕依然还会有一些新手一头雾水。为此,记者专门在京沪两地分别找到一个家庭,详记他们24小时的日常生活。积习确乎难改,然而积习一旦能改,就会给城市带来升华。双城生活,虽远隔千里,各具特色,但垃圾分类殊途同归。

  北京家庭

  热心老人成社区垃圾分类“急先锋”

  早上六点,家住朝阳区红庙机二委小区的赵玉宝起床了。因为患有糖尿病,75岁的赵玉宝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打一针胰岛素。打完针后,他将用过的棉签和针头,放进一个贴有“有毒垃圾”标签的小铁盒里。这个小盒里,还放着一个没气的打火机,他打算一会儿下楼遛弯时顺便扔掉。

  赵玉宝有一儿一女,均已各自成家,老两口平时自己住,一日三餐十分规律。垃圾分类最让人发憷的就是处理厨余垃圾。早餐后,赵玉宝的老伴将牛奶盒洗净、压扁后,放进了厨房的可回收垃圾桶,而午餐和晚餐产生的鸡蛋皮、菜根、瓜瓤,会被直接扔进厨余垃圾桶。和多数居民家一样,赵玉宝家倒得最勤的是厨余垃圾,一天至少一次,可回收垃圾一般要攒个几天。他家小阳台上放了一个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家里炖肉剩下的大棒骨、坚果的壳、摔碎的瓷碗都会放进这个桶。

  赵玉宝喜欢养猫养狗,宠物产生的垃圾他也分类得清清楚楚。“遛狗时带一卷手纸,以便将狗狗的粪便扔进厨余垃圾桶。猫砂是儿子特意买的食品级猫砂,也可以和厨余垃圾一起扔。”

  早在2011年,赵玉宝所住的红庙社区就开始大力宣传垃圾分类。赵玉宝家的四个垃圾桶都是社区发放的。刚开始不习惯,慢慢就适应了,这些年一直在用。

  在机二委小区,八成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热情也给小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赵玉宝说,“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了解这些,但社区里很多老人有的是时间,愿意多做一些。”

  相互影响的作用是巨大的。赵玉宝是典型的老北京,格外热心肠,作为红庙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他做了很多年的爱心电工,被誉为“小区用电守护神”。小区里不管是谁家电器坏了、电线烧了、楼道灯泡不亮了,他一过去,准能给修好。每次维修后剩下的一些电线、灯管,由于含有毒物质,他都会谨慎地收集到小盒子里,等攒满后一起扔进小区的有害垃圾桶,而塑料制品、铜线就可以放进可回收垃圾桶。“通过爱心电工项目,我和大家接触得多,相互很信任,我也会时常提醒大家注意垃圾分类。”赵玉宝说。

  今年初,随着红庙社区“全要素小区改造工作”的圆满完成,机二委小区又迎来了一批智能垃圾桶,居民可以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积分奖励,极大提升了分类积极性。垃圾桶上还有太阳能发电的照明灯,夜晚扔垃圾也能看清楚。

  自觉维护小区环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亲眼见证实行垃圾分类后小区环境的改善,赵玉宝打心底里觉得舒坦。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