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筷子文化中的文明礼仪和诗词

2020-05-26 09:56:3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韩可胜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筷子文化中的文明礼仪和诗词

  (作者韩可胜,作家、文化学者,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著有《谈诗论文》、《诗文品评》、《最美的节气诗词》等十多部)

  一、吃饭的工具

  有得吃是问题,怎么吃也是问题

  “民以食为天”。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最早培育了水稻,也较早实现了小麦量产化,因此最早解决了吃的问题。中国的人口规模一直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有得吃是最重要的原因。

  原始人类直接采食野果,直接分食猎物,没有什么文明不文明。文明本来就是文明的产物。进入文明时代,用碗、盘、盆、钵,来装食品,全世界都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用什么来从碗、盘、盆、钵里面取食物到嘴里,发展到现在分成了三个派系:中国和受华夏文化体系直接影响的民族,用筷子;欧洲,以及受欧洲文化影响的美洲、澳洲,用刀叉;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中东等一些国家,用手。

  所以,有个笑话说,中国人不能请印度人吃火锅。其实,中国人也用勺子,大概有8000年历史,也用叉子。在河南洛阳出土的的战国墓葬,有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大概4000年历史。但是后来,中国人发现用筷子更好,效率更高。筷子适合于中国人灵活的双手,筷子也促进了中国人双手的灵活性。

  二、中国人的选择

  抛弃叉、保留勺、发明筷

  筷子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时间。但筷子的出现一定源于发现火以后,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大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厚厚的灰烬层,说明那时的人类已经用火。火能加工食物,火能提供温暖,火还能防御野兽的侵袭。火很重要,但自然界取火又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所以火种需要保持不灭的。“薪火相传”、奥运会要传递火种,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

  关于筷子的出现有很多神话传说,都不足为据。公认的是,虽然筷子的历史大约是3000年以上,远远晚于人类用火的历史,但是筷子的出现跟火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大概是用火来烤炙食物,或者从火中取食物,需要“筷子”这样的工具,这才推动了筷子的产生。筷子出现后,中国人还还保留着勺子,主要是用来吃饭,筷子是用来夹菜。但是叉子,很快就被中国人放弃了。

  三、筷子的命名

  叫什么大有讲究

  中国人对取名字很讲究,强调“名不正则言不顺”。

  筷子最早不叫筷子。先秦叫“梜”。《礼记》“羹之有菜者用梜”。这个字念gà。现在念jia-的音,古代常常是念ga-。比如“家”、“间”、“江”、“讲”、“减”、“奸”、“捡”……这些在很多方言包括上海方言中,还有很多保留。文字可以透露很多信息。第一,“梜”是用木头做的,不是用竹和金属做的。第二,作用就是“夹”,一种专门的夹东西的工具。

  汉代时已称“箸”(zhù),一直到唐宋元。说明主要从材质是竹子,不是木头。唐诗宋词中,涉及到筷子都用“箸”。当然筷子也可以用其他材质来做,金银铜铁锡都可以做,还有象牙的,瓷器的。《史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明代开始称“筷”。为什么改“箸”为“筷”呢?明代陆容,苏州府太仓人,是一位非常博学的官员,在《菽园杂记》说:吴地舟民忌讳“箸”与“住”谐音,故改“箸为快儿”。船民和渔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所以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代松江府华亭人李豫亨《推蓬寤语》中说:“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因为以竹子制作为主,后来在“快”上面加“竹”字头,成为“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明清小说中,“筷”很普及。《水浒传》第六十四回“梁中书听得,唬得目瞪口呆,杯翻筷落”;《金瓶梅》第十二回“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三筷子,成岁不经筵与席”;《儒林外史》第二回“吃过了茶,摆了两张桌子杯筷……一齐举筷,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红楼梦》文白夹杂,“箸”和“筷”经常混着用,第四十回“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四、分餐和合餐

  其实分餐制最主流时间也最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候,中国人,至少上层社会,是分食的。而且是彻底的分餐,不仅仅是分食品,而且是分桌子。

  那时候人们席地而坐,食物放在案子或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周礼对王、侯、士大夫的要求严格加以区分。《礼记》:“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是高脚盘子。分餐制,也强调了地位尊卑。

  如果主宾吃的东西一样,则表明尊重。战国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两张食案上放相同的饭菜,就是太子丹对荆轲的尊重。《史记》记载孟尝君招待客人,客人因为灯光原因看不见,以为与孟尝君吃的不一样,不肯吃就要走。孟尝君端到面前给客人看,主宾都是一样的,客人惭愧得自杀了。很显然,也是分食的,如果合食的话,便不会发生误会了。

  在汉朝壁画、汉墓画像砖上,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著名的宴会鸿门宴上,项王、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也是一人一案,中间的空场地才可能舞剑,“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唐代《韩熙载夜宴图》、明代《水浒传》所描述的正式场合,都是分食制的。

  当然,民间的合餐也长期存在。第一,相较于“击钟列鼎而食”的贵族,底层庶民物质贫乏,没有那么多食品和餐具,不可能分餐。第二,少数民族吃肉食,也是合餐,影响了中原文化。汉代焦赣《易林》称赞“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到了清代,合餐,围着一个桌子吃饭,就成了“满汉全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了大团圆的象征。比如过年,很难想象,全家一人坐一个地方,分着吃。

  (五)筷子的礼仪

  有些规矩还是有道理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然有很多规矩,或者说禁忌。

  用筷子最常见的忌讳有:三长两短,筷子不整齐;品箸留声,用嘴嘬筷子,咝咝有声;击盏敲盅,形同乞丐要饭;执箸巡城,手拿筷子,满桌子找菜;迷箸刨坟,扒拉菜,抄底;泪箸遗珠,夹菜时滴滴答答;定海神针,用一只筷子去插菜;当众上香,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落地惊神,筷子掉地上。这些忌讳其实很多都是文明礼仪,还是有道理的。

  关于筷子的文化,所谓符合阴阳、八卦、天圆地方、七情六欲的道理,多少都很牵强。

  在没有细菌和病毒等科学知识以前,使用公筷公勺是不常见的。第一个使用公筷公勺的是宋高宗赵构。《西湖余志》载:“高宗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其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食之必尽……曰:吾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高宗不奢华、不浪费,但是在当时却被讥讽为小气。

  礼仪之邦,也会出现很多不文明的事情。最大的不文明就是用自己筷子给人夹菜。这个不文明,不是不礼貌、不热情,而是不科学、不卫生。据说袁世凯喜欢大宴宾客,也喜欢给客人夹菜,当时就有人写诗嘲笑这种现象:“袁府盛宴佳肴美,总统筷上口水鲜”。虽说“礼多不为怪”,但这是陋习。至于用公筷公勺,则是我们了解到细菌、病毒知识之后,提升了一个层级的文明。文明是随着时代而不断进步的。

  (六)筷子的诗词

  人生总是有很多况味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筷子不但与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筷子还能跟人生境遇联系在一起。或“停杯投箸”,或“把箸击盘”,人生很多欢乐不欢乐、如意不如意、幸福与不幸福,都通过筷子反映出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