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营商“加速跑”!实招暖招频出 激活一方山水——24个县域营商亮点展示

2020-05-05 20:56:3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彦华 周叠瑶 责任编辑:赤子 字号:T|T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从1.0走向2.0,发力全周期全生态

  “总的来说,现在很多县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公众普遍感觉营商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对标国内外先进,县域营商环境优化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舒富民分析称,其中最突出的是两大问题,一是大多数县域主要聚焦企业初创起步阶段,着重关注准入、准营的便利性和时间效率改善,主要在审批上做文章,还没有真正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二是多从政府自身层面出发,进行政务服务的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改革的法治化、常态化仍需加强,全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尚未切实树立和落实。

  对于全周期全生态优化营商环境的观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徐现祥表示认同。“中国营商环境建设要服务于大局,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发展的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徐现祥将我国的营商环境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进入阶段的营商环境建设;第二阶段为企业成长阶段的营商环境建设;第三阶段即企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营商环境建设。在他看来,在企业进入阶段,营商环境建设的任务相对单一,主要解决市场主体的“准入难”和“准营难”,缩短企业开办时间,促进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在这个阶段,营商环境建设主要是商事制度改革。也就是近年来陆续推出的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放宽市场准入和优化政府服务。这一阶段,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的表现就是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当市场进入门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就要告别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在营商环境建设三步曲中,第二阶段是关键一环,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所谓‘承前’是指,第一阶段营商环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量基础,第二阶段营商环境建设能够接得住并促进其健康成长。所谓‘启后’是指,只有解决市场主体成长中面临的新问题,才能够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第三阶段的营商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徐现祥分析称,营商环境建设在第一阶段越成功,市场主体增长越快越多,在第二阶段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招工难”和“成本高”等“新问题”就越突出。因此,营商环境第二阶段的任务也随之呈现出“广”“深”“高”“长”四大新特点。“广”是指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服务于企业成长,涉及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各个环节,相比第一阶段,建设任务范围扩大,涉及的职能部门也更多。“深”是指市场主体成长最终要靠其自身提高竞争力,政府能够做的主要是降低涉企全周期的制度性成本,并为其成长提供非歧视性的市场环境,触动职能部门的利益,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高”则是指从大局出发,解决这一阶段主要矛盾,需要政府自我革命。“长”是当政府本身成为改革对象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推进成为必然选择,这一过程将持续更长时间。

  在去年多次多地实地调研过程中,刘波也曾对现阶段我国县域营商环境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进行梳理,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务环境尚有提质升级空间,“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办事效率、服务效能、满意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差距较大。二是营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仍不理想,“准入不准营,准入很难营”问题依然存在,“入门易、退出难”矛盾较为突出,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企业生命周期较短,缺乏创新资源和能力。三是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得到实质性根本性改善,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成本高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四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仍存在差距,监管力量不足,过程不透明,执法行为的规范性不足,执法随意、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仍不可忽视,依法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社会环境建设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凸显。

  舒富民表示,“遵循全周期全生态的理念,2020年,我们在对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的基础上,将再次对全国2800多个县市营商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并遴选300多个县市作为本年度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结合其发展需要提供专项定制服务,‘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促进县域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提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