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浦东再出发!浦东开发开放的“制度试验”

2020-04-06 14:21:2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谢国平 责任编辑:李弋 字号:T|T
摘要】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而在之前,中国已经有了5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早期,经济特区都把优惠的税收政策作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实行优惠政策几乎和中国的特殊经济区域划上了等号。

  坚持:以扩大开放倒逼制度创新

  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浦东,这又是浦东的一场重大制度试验。而之前,虽然浦东经过了多年的开发开放,但上海仍没能完成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任务,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缘于上海能够自我改革的空间很小,涉及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改革都要到各部委审批,进展缓慢。尽管浦东自2005年后进行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但这种改革属于内源性的改革,在浦东一些关键领域并不成功,尤其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因此,按照以往的经验,只有通过外源性改革,也就是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来倒逼改革,实现进一步发展。而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也要求中国必须更深入地改革,这一改革更多是制度层面的。仔细看一下中国自贸区的招牌,就能发现它与全球2000多家自贸区的不同点,其招牌上凸显“试验”二字,意味着它不同于多年前实行特殊优惠经济政策的地区,也不同于国际上传统意义的自由贸易区,更不同于国内各种形式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名称不一样,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作用也不一样,就是要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区概念,凸显其制度试验的功能,而且这一“试验”绝非孤立地试验,是要推广示范全国的。

  再看浦东开发开放史,先后有三个“第一区”:1990年浦东成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2005年浦东成为第一个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浦东。

  从国家级新区到综改试验区,再到自贸区,这一历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改革开放的大试验。事实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种做法——不断地在特定区域内进行改革开放的试验。从1980年的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到2013年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从窗户式开放到门户式开放;从最初从政治风险的角度考虑选择了中国南方边陲小镇“杀出一条血路”,而后选择了在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建立“试验田”。中国政府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态度一步一步地在各种特定的区域内进行政策和制度试验,取得成效后,再向中国的其他地区推广,让全国分享成果,以减少政治风险和政策失误。

  这真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旁观者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变革中国》一书中写道:“由于各级政府(从省市到乡镇级别)都在尝试寻找最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方法,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实验室,各种不同的经济试验遍地开花。”

  对浦东来说,因为这场大试验,从1990年起平均每隔5年,中央和市政府就会给浦东重大的改革开放任务、重大功能性战略,要求浦东先行先试。如1990年宣布浦东开发开放,1995年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先行先试的功能性发展战略,1999年“聚焦张江”启动高科技发展战略,2005年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两个中心”建设获批,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落户浦东,2019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获批。这是浦东作为改革开放先锋者的使命必然,也是浦东一以贯之坚持先行先试所得到的荣幸。

  因为这场改革开放的大试验,浦东在20多年中经历了欧洲发达地区用两个世纪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浦东大大跨越了历史,似乎罗马一天建成了。也因为这场大试验,浦东人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作为座右铭。

  (作者系《中国传奇:浦东开发史》作者,《浦东时报》原副主编,《浦东开发》杂志原主编)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4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