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十大思考:疫情将加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0-04-04 09:57:2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源隆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摘要】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将最先进、最高端的医疗装备不计成本地投入使用,但这背后也显示了我国制造业的一丝无奈。成本如此之高,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制造长期被国外垄断,被人“卡着脖子”。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 刘源隆

  如果说2003年“非典”疫情刺激了消费互联的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将带来工业互联的奋起。

  “如果我感染病毒,希望在中国得到治疗。”

  2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发布会,刚刚结束中国考察行程的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如此感叹。

  “我问他们有多少台呼吸机?他们说50、60台。然后我又问,有多少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他们说5台。一家医院5台!欧洲都没有这么多。”艾尔沃德说。

  3月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介绍:“在这次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过程中,像我们过去了解的一些设备,比如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P3移动实验室,还有移动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等高精尖设备都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ECMO一响,黄金千万两。”这是很多人对ECMO的第一个认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ECMO屡屡出现在急救场景中,进入公众视线。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将最先进、最高端的医疗装备不计成本地投入使用,但这背后也显示了我国制造业的一丝无奈。成本如此之高,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制造长期被国外垄断,被人“卡着脖子”。

  以ECMO为例,它俗称“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也被称为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终极救命神器”。但这样的“救命神器”,目前全部依赖进口,疫情之下,市场的供给便出现紧张。

  在全球范围内,生产ECMO的厂家仅有10余家。国内目前拥有的400余台ECMO大多来自瑞典的迈维柯、美国的美敦力和英国的索林三家公司,而这三家公司是目前全球ECMO设备市场的前三名。

  技术的垄断造成其价格的极其昂贵。资料显示,国内ECMO设备价格区间从100万到300万元,均价为165万元,移动ECMO价格约300万元/台。在实际治疗过程中,ECMO设备需要的耗材包每个报价高达3万到6万元,另外还需要持续检测、更换设备、用药等种种费用。据粗略估算,国内治疗费用开机从5万元起步。

  中国人的健康权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这也对我国高端制造业提出了实质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医疗器械高端设备的短板,未来向国产化发展的进程会加速。”中制智库研究院院长新望判断:政策向疫情倾斜,特事特办,利好创新药;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享受流量红利,成为线下医疗的重要补充;老龄社会的到来,医护、护理市场将迅速发育,老年健康产业和医养结合式服务将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这对相关制造业会起到拉动作用。

  窥一斑以观全豹,“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中的痛点。2018年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的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与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汽车等关键生产线上逾95%的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

  中国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撰文指出:疫情后,尽可能多地保存和夯实中国制造业的四大优势: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产业体系优势,三是人力资本优势,四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加快补齐创新能力短板。”冯煦明强调,此外,还要加快补齐供应链能力短板、所有制歧视短板、企业跨文化经营能力短板、国际政策协作能力短板。

  工业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

  延长春节假期、延迟企业复工、交通运输管控……为战胜疫情,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这些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备受关注。

  在《财富》全球排行榜中,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230家在武汉投资。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的分析,武汉不仅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更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在电子、汽车、医药等领域拥有成规模的产业集群,一旦武汉的生产和物流停止,湖北之外的一些制造企业可能也会面临断供停产的问题。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复工人数不足、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受到冲击,这些都在考验中国制造业的应对能力。

  “危”与“机”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越是在困难危险的境地,越是可以抓住机会,实现跳跃式成长。有学者指出,2003年的“非典”疫情已证明,制造业在疫情结束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在“非典”疫情结束后复苏更快,或许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好时机。

  3月11日,腾讯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举办了一场线上圆桌会,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经过这次疫情,不少企业都在考虑,把智能化改造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竞争力。业内人士预计,疫情过后,更多行业将加速迈向“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采用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风险。

  天泽智云解决方案副总裁史喆认为:疫情中暴露的用工荒、协同困难、大规模集中办公难等问题,也让很多生产厂商有了反思。未来,一些环节会减少人工,替代繁复的工作;协同优化会加强,基于整厂、上下游进行优化,基于对上下游产能的完全认知进行调配。以前企业考虑的大多都是短期替代几个人,当下很多智造厂商会考虑未来的竞争力。

  的确,那些已经具备智能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在这次疫情中的应对成为一大亮点。2月2日,尽管还未到山东省要求的复工时间,浪潮集团位于济南的高端装备智能工厂就紧急复工,生产供国家调度用于防疫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品。据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介绍,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也已经实现了物料可追溯、电路板焊接的自动检测、生产线安全的全自动监控、整机的全自动出厂测试、厂区物料运输的AGV机器人全自动运输。

  宋雪涛也指出,疫情后短期需求受到抑制,制造业库存周期复苏遭扰动,但需求并非消失而是递延。从中长期来看,国内自动化设备需求后置,或将催生旺盛“机器换人”需求。

  在天风证券研究所的分析中,工业机器人行业除了长期具备成长性,其国产化空间广阔是又一看点。以汽车为例,汽车行业是外资机器人具备显著先发优势的领域,汽车在海外的发展历史久远,外资机器人在这一行业的经验积累及客户渠道远比本土机器人有优势,本土厂商较难进入该行业供应体系。而在多个新兴领域的机器人应用中,外资机器人先发优势不明显,本土机器人有望借助性价比及服务优势打开市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