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方舱医院内的医患关系能成为常态吗

2020-03-27 16:14:1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陈文玲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摘要】方舱虽已退出抗“疫”一线,但英雄的医护人员不应被遗忘,和谐的医患关系尚需多方推动。要构建顶层设计,拓展医患沟通渠道,增强医学科普,凝聚集体记忆,强化医患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陈文玲

  方舱虽已退出抗“疫”一线,但英雄的医护人员不应被遗忘,和谐的医患关系尚需多方推动。要构建顶层设计,拓展医患沟通渠道,增强医学科普,凝聚集体记忆,强化医患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抗“疫”至今,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完成其重大历史使命,也成为医学救援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方舱内部的医患集体歌舞到患者痊愈出院后表达“我都不想走了” “他们真是冒着风险,一点都不嫌弃我们!”这些行为和话语的背后,是一种多么美好、和谐、理想状态的医患关系!

  “方舱现象”也的确符合历史经验——重大公共危机之下,医患关系会趋于缓和。

  医患关系,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和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之间的关系。医疗服务是使两个群体发生关联的主要因素,所以“医患关系”的核心本应该是“医疗关系”,其焦点是医学知识和检测技术等,而现实的医患关系却往往会因为多重因素的介入而变得复杂、紧张,甚至于出现矛盾。

  为什么方舱医院能够构建出与日常大不相同的医患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去分析影响因素及其结果。

  第一点,空间的变化。在方舱医院这种封闭空间之内,医护人员与患者同吃同住,构成频繁互动的群体。互动频率的增加,意味着对彼此扮演角色了解的加深以及更多的理解。日常的医院里,患者会因感觉受到怠慢而心生不满,因为,其目之所及有限,进入视野中的只是医生给予自己有限的寥寥数语;在方舱内,患者感动于医护人员的辛苦,是因为他们有机会观察到医护人员长时段地面对众多病人的医疗需求,工作量巨大又辛苦。

  第二点,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以往很多文章谈到医患关系紧张时,会从医生角度寻求根源,认为医生缺乏共情,难以感受到患者的焦急悲伤并给予同情;沟通交流中与患者地位不对等,不能充分解答患者的问题,且姿态高高在上。这些都会增强医患之间的疏离感。在方舱医院,尽管医护人员都肩负医者的理想与使命,但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医患双方面临共同的疾病风险,彼此是一种共生关系,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双方目标高度统一,患者早一天被医治好,医护人员就能尽早完成使命,降低感染风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自然生成。

  第三点,只有“医疗隔离”,没有“社会隔离”。在病毒肆虐的情况下,医院之外的许多人会对患者“高度防备”,“社会隔离”的次生危害就此产生。而在方舱医院内,被“医疗隔离”的人群因为“已感染”这一同质性而变成了共同抵抗病魔的战友,彼此谁也不会歧视谁,“医疗隔离”不构成次生伤害,反倒形成一种互助的伙伴关系,能够起到社会促进的作用。

  第四点,没有信任危机。研究证明,过度医疗检查、过度用药等种种医生和医院的趋利行为严重瓦解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方舱医院内,应该不会有患者给医生递“红包”的现象发生,因为“红包”意味着两重涵义:一是对医生不信任,二是寻求特殊对待。在这里,一切医疗全部免费,病人不需要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医护人员目的很单纯,就是如何把病人尽快治好。病人对医生高度信任,形成良性互动,医患关系回归于纯粹的医疗关系本身。

  方舱医院毕竟是一种非常态的存在,如何在常态的医疗服务中维系这种和谐的医患关系?这需要我们多方面的思考与推进。首先,构建顶层设计,国家要积极加大医疗公共服务的投入,在医疗改革中排除各种不利影响,重建包括医患信任的社会信任;其次,拓展医患沟通渠道,发挥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再次,增强医学科普,内容不仅涉及日常卫生防护知识,还应包括对医疗工作的介绍,例如医疗工作的未知和变数,医生要讲证据,不能随意给出预测和承诺,降低患者对医生的高度期待;最后,凝聚集体记忆,通过照片、纪录片、雕塑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凝聚民众的集体记忆,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

  方舱虽已退出抗“疫”一线,但英雄的医护人员不应被遗忘,和谐的医患关系尚需多方推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主任)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3月下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