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阻“疫”一线!上海浦东18个集中隔离点已接收重点国家入境人员近5000人 守护一线的他们令人动容

2020-03-15 11:25:2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金朝晖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摘要】这是一个度假酒店,自动感应玻璃门两侧的围廊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灯带,伴随着轻盈的音乐,在微风中摇曳。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金朝晖通讯员严静雯 )这是一个度假酒店,自动感应玻璃门两侧的围廊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灯带,伴随着轻盈的音乐,在微风中摇曳。“120马上就到!”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打破了宁静。原来,这个酒店临时“变身”为集中隔离点了。

  昨天,记者首次进入集中隔离点,在战疫一线探访集中隔离点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QQ截图20200315111929.jpg

摄影:郑峰 

  隔离观察人员

  从不解到理解

  13日下午5点40分,120开进了酒店门口的围廊。工作人员已经在门口守候。乘客下车前,需要进行测温,然后再下车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最后走过廊道进入酒店。“你好,请先准备好证件,再到工作台做个登记……”另一位工作人员在门口维持着秩序。

  第一位进入的女士显然有些烦躁:“我的行李不见了,机场的医务人员说找隔离点的医务人员解决。”

  “好的,我记录下,待会联系机场那边。”

  “这个你们要帮我解决的啊,机场里的医生说你们会负责的……”

  “好的,我们马上和对方联系,你不要着急。”安抚好女士的情绪,工作人员继续完成相关的信息登记、事项告知等流程,最后派专人将女士送到安排好的房间。

  “大家长途跋涉,一开始有点情绪很正常。”来自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潘红芬说。一下飞机就要等待数小时,完成相关调查登记、集中前往“未知”的隔离观察点,这些乘客真的累了。因此,工作人员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之外,还需要用耐心和爱心,尽量解决入住人员的各类需求。

  潘红芬回忆道,之前有名女士从韩国济州岛回来,状态很不好。“她正在孕期。我看得出来,她很紧张。”潘红芬于是给她送上了一瓶洗手液,安慰她说,“这是特别送给你的。如果你感到紧张,可以涂一点消消毒。从今天开始,我是你的专属医生,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联系我。”在潘医生的多次关怀下,这位女士渐渐缓解了压力。

  工作台一角,散放着隔离观察人员写下的寄语:Thank you! 万分感谢,中国加油!谢谢你们,谢谢政府!……该隔离点的领队、光明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侯坤还展示了一段隔离观察人员上传在社交媒体的vlog视频,画面中,女生分享了她的“隔离日常”:美味的食物、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的心态……侯坤表示,入住后,大部人人还是非常理解这样的措施的,还有人为工作人员叫了外卖,“我们都非常感动”。

  潘红芬当好外籍人员的好“伙伴”

  隔离点里,住了39名外籍人士,很大一部分不会说中文。与外籍人士沟通的“重任”,交给了潘红芬。“其实我也只会一些简单的对话,很多时候还需要比划。”潘红芬笑着说。隔离点配备了两台科大讯飞翻译机,如果碰上交流难题,还可以使用专业设备来辅助。

  “How are you today?”潘红芬敲开了一名意大利男士的房门,给他测了个体温。

  “我挺好的。”男士戴着口罩回答。这位意大利人上周二入住隔离点,2019年12月他刚入职上海一家造船厂,担任工程经理,“我回来是为了上班的。”

  潘红芬注意到,门口小桌子上的午餐没有动过,用英文问到“你怎么不吃饭,不好吃吗?”“我有一个意大利胃!”男士笑着摇了摇头,“谢谢你的关心,没事,我自己有吃的。”“你胃还舒服吗?还需要茶包吗?待会我带点过来。”潘红芬问。“我还有的。谢谢你!我的胃好多了。”

  潘红芬又敲开了一名韩国男士的房门。这名韩国人已经隔离了10天了,“我再住4天就能出去了。”他告诉记者,他在浙江海宁做生意,“住在这儿挺好的。之前我需要刮胡刀,他们很快给我送来了。”

  张亚辉和陈晓旦

  “快递小哥”和“酒店前台”

QQ截图20200315112121.jpg

摄影:郑峰 

  “嘀铃铃……”酒店的前台,电话不断。“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前台传来了“标准”的答话,虽然普通话没那么标准,“好的,这个快递我们已经收到了,待会‘快递小哥’会给你送过去。”

  特殊时期,这位前台“服务生”由检验科医生陈晓旦担任。他展示了一张表,上面按楼层写下了隔离人员的需求,“一下午已经接了29个电话了。需求五花八门,有电视机没信号的,有需要纸巾、洗发液的,也有需要马上检测口腔体温的……只要有需求,我们尽量满足他们。”

  “6楼xx房需要赶紧送快递过去!”接到“前台”的指令后,来自联明保安公司的“快递小哥”张亚辉立马行动起来,他推着满满一推车的快递上了电梯,优先为“催单”的隔离人员送上了快递。

  外来快递集中摆放在酒店外围,会有专人过来收取消杀

  “我刚从英国回来,妈妈担心我,给我送了棉被衣物来。”开门的小姑娘赶紧拿了棉被。张亚辉告诉小布,快递送到隔离点后,会进行消毒,然后由专人分拣后,按楼层发送至房间门口,“基本上每天都有两三百件快递。”因为穿着防护服、戴着两层手套,“快递小哥”的工作难度相比正常的快递小哥难了很多倍,一趟下来,里面的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连看快递信息也因为戴了护目镜而难上百倍。“虽然很累,但是很值得。”张亚辉说。

  杨佳伟一位“90后”小组长

QQ截图20200315112130.jpg

 摄影:郑峰 

  “人员信息收到了吗?”“房间安排有什么问题?”……接收隔离人员前,一位工作人员急匆匆地在各个工作人员间来回交代工作。“我是组长。”杨佳伟是一名“90后”,他是老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技人员。

  “我很早就报名了,不过到2月26日才过来。”杨佳伟的妻子是一名护士,每天三班倒工作,家里有一个2岁的孩子,他的外公身体也不好。“好巧不巧,我爸爸最近也去外地出差了,现在我妈妈和外婆两个人照料家里的事情。”第一轮14天结束后,杨佳伟主动留了下来,他分别给妻子和妈妈发了简短的消息,“不敢打电话,怕她们担心”。妻子回复他:家里一切都好,你不要担心。

  “一开始我来隔离点,妈妈情绪还是很大的,非常担心我。”杨佳伟说,在妻子的劝说下,妈妈渐渐理解了儿子的工作。“我们现在吃住在酒店,定期有人来打扫卫生,还是挺好的。”杨佳伟说。

  走过污染区、半污染区,就是工作人员住的清洁区。记者看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房门边,贴着漫画家小林为医务人员创作的漫画,门口则摆着一瓶紫色的风信子。风信子的花语是: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

  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浦东已投用18个集中隔离点

  随着上海的疫情防控重点转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后,坐拥世界级航空枢纽的浦东新区,成为了真正的“前线”。截至3月13日上午7时,浦东新区已投用18个隔离点,共接收机场转送重点国家入境人员4961人。各部门紧密协作,确保机场、隔离点、社区间形成严密无缝的“闭环”。

  13日下午,两辆120急救车将6位入境人员送至浦东第五集中隔离点。这些人员在入关时查出轻微症状,经定点医院留观初筛后,集中送来进行14天隔离观察。经过两次体温检测、身份确认、签署承诺书、信息登记等一系列步骤后,即可入住。该观察点领队侯坤介绍,面对境外重点地区的增加,隔离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案,在50人以内的集中入住登记流程,基本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

  最近有上海市民问,

  新公布的输入型病例,

  怎么不公布轨迹了?

  原因在于,从下飞机前就开始的严密“闭环”管理,尽最大可能实现确诊病例的“0轨迹”。根据上海确定的涉外疫情防控和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措施,所有中外人员,凡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重点国家或地区旅居史的,一律实施居家隔离健康观察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