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也说衣食住行

2020-01-04 20:08:2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云溪子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摘要】过日子,最基本、最要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了,从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国家的变化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云溪子

  过日子,最基本、最要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了,从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国家的变化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光阴易逝,转眼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70年,改革开放也逾40年了。

  这些年,见了不少,闻了许多,有时候欢欣鼓舞,有时候又觉得多有不如人意处,甚至偶尔也发发牢骚。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有幸跟着新中国一路走来,细细想想,这些年的变化着实不小。且不说国家的变化,在我们的身边,即使在那些牢骚处,其实也渗透着极大的变化。

  过日子,最基本、最要紧的莫过于衣、食、住、行了。回想起来,关于衣、食、住、行还真有好多“故事”可说。

  我出生在川南长江边的一个小镇里,父亲是做竹器的手艺人。记得刚解放后的几年,我穿的是母亲用“家织布”做的衣服。我穿着家织布长衫走进学校门,大家并不觉得稀奇。十岁那年,我穿上了第一件“洋布”衣服,那是大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上大学时,拎了一个小木箱装衣服,衣服没几件,大多是打了补丁的。一者因为家里清贫,二者那时是发布票的,一年的布票不够做一身衣服的。那时候大学生经常被组织去欢迎外宾,学校要求学生穿白衬衣蓝裤子。我没有呀!后来学校说,有关部门决定,每个学生可以免布票购买做一件衬衣的人造棉布料。可是,免布票不免钱呀,我只好忍痛放弃。好多年过去了,我爱人发现我在天安门广场上和同学的一张照片,我的裤子上居然打着补丁,便说道:“你想给新中国丢脸吗?”我苦笑:“那天没补丁的衣服洗了。”

  如今,当年视为宝贝的的确良之类,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要回归自然——穿纯棉。好多衣服被称为“时装”,不仅仅是御寒,也成了装饰品。一阵时兴毛衣,一阵时兴皮衣,一阵又时兴羊绒……一些年轻人的牛仔裤大窟窿小窟窿的,不过那不是穷,是一种时髦。城里人,哪家没有一堆衣服!虽然我仍然被孩子称为“老土”,可衣服着实不少,也有几件“品牌”。有的衣服放了几年,人胖衣瘦,还挺新的也只好送人。

  至于吃的,困难时期不说,当年的正常年景,在我家乡也没有几家能天天见肉,十天半月吃一次肉,被称为“打牙祭”。后来凭肉票买肉了,到处托人买肥肉,油少呀!上了大学,助学金刚好够伙食费。学校的伙食比家里好,一个月能吃几次肉菜,不过清汤寡水的时候还是多。听说毛主席了解到大学生伙食不好、体质差,指示改善,我们的伙食费每月增加了三块钱。

  工作了,到了东北,娶妻生子成了家。每人一个月几斤细粮、半斤肉、三两油的日子延续了好几年。那时听说国外有人谈论减肥,我差点笑破肚子:“有这种事吗?我想胖还胖不起来呢!”我的体重,大学毕业98斤,成家之后105斤。我曾经说:我要是胖了,天下就不会有瘦子!

  改革开放之后,不只是我,我身边的人也都差不多渐渐胖了起来。当年备受青睐的鸡鸭鱼肉渐渐失宠,“穷人”吃的毛毛菜、野菜上了高雅餐桌。当年红火的特产泡糖、花生糖、果脯之类,已少有人问津,“太甜,吃了发胖呀!”如今,爱人、儿女一致反对大鱼大肉,主张要多吃菜、少吃饭。我也居然为胖发愁,体重突破了150斤。“管住嘴迈开腿”我做了,一天就吃那么一点儿,运动量也不算小,可还是要胖呀!我经常感慨:“过去想吃没得吃,今天有吃不敢吃,可怜呀!”

  我的岳父大人,一解放就是17级干部,住在一个地委所在的城市。到上世纪70年代,一家七八口人住着一套被称为“1.75”的平房。两间很小的卧室,过道当厨房,没厅更没卫生间,要说建筑面积恐怕不足五十平米。可是,那时候这在当地就算是不错的房子了,因为这房是砖瓦房,好多人还住泥坯房呢。若把这房给今天的年轻人,有几个能看得上这样的蜗居呢?

  我结婚的时候,好歹是一个大学毕业的中学教师娶一个干部的女儿,却无房可住。后来只好自己动手,在岳父家的院儿里盖了一间不足十平米的泥坯房,而且在这间泥屋里育下了一双儿子。这在今天的城里人看来,“简直是回到了万恶的旧社会”!

  今天的住房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仍有人住房困难。可看看身边,城里哪儿不是高楼林立,几处能见到泥坯土房?大多数城里人已经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有几多人像我们这代人的当年呢!

  要说起“行”,故事也不少。从儿时到小学、中学,那时的“行”完全靠双脚。上山、下坡、履平地,三十里、五十里,一步一步地量。看见过汽车,但没有坐过,更没有见过火车。进京上大学,在宜宾火车站第一次见到火车,发了好半天愣:一个车头拉着许多车厢,那摩擦力该多小啊!后来走南闯北,汽车、火车自然坐得多了。不过,上世纪70年代初我和爱人结婚回家,从东北到西南三千多公里,三天四夜,几次转乘,全是硬座,坐卧铺那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家里好不容易买了一辆自行车,成了“驴”,不是驼东西就是带人。

  在塞外工作十多年转到北京,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游玩,有公共汽车,出差、回老家坐上了硬卧,觉得方便多了。北京有出租车,但车少很难打到,一般人也舍不得那个钱。听说外国人家里有小汽车,仿佛是天外的故事。改革开放这些年,我们家的院子里渐渐有了“私家车”,多为夏利。慢慢地,院里的车越来越多,捷达、帕萨特、别克、奥迪……十多辆、几十辆、上百辆,直到车满为患、进出艰难。出远门坐飞机、乘高铁,近处开车,成了许多人家的常态。

  70年,不算短也不算长,不知不觉间,衣、食、住、行,身边的变化大了去了!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1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