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重庆荣昌:创出“枫桥经验”新高度

2019-10-21 11:21:0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源隆 责任编辑:赤子 字号:T|T
摘要】谈到综合调处机制“荣昌模式”的创建,还得从2008年说起。当时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荣昌区各类案件逐年上升,那时每周都有不少上访群众围在县委办公大楼门前。

  “大管家小管家,共管荣昌和美家”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荣昌的综合调处机制把“化解”二字落在了实处。然而化解之前如何“发现”,也就是如何及时发现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

  面对难题,荣昌区委、区政府同样采取“主动出击”,“全能网格”应运而生。2014年,荣昌区出台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文件,从指导思想到镇街具体落实上全方位科学规划该项工作,从政策层面上指明现代城市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荣昌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刘纲宏告诉记者:“荣昌的管理理念,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全掌握、管理无缝隙、服务无遗漏、责任全覆盖、问题主动解决’的精细化动态化服务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2015年荣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就已经实现全覆盖。

  据了解,荣昌的网格建设在实际操作层面根据具体情况创新了很多治理方式,实实在在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昌州街道党工委书记雷华初告诉记者,网格建立后,他发现虽然每个社区都有网格员、路段街长、食品药品监督员、群防群治巡逻员等,但这些人员的管理主体各不相同,工作范围和职能较为散乱,工作效率和效果与城市的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雷华初说:“比如餐馆的厨余垃圾处理不当,职责属于食药监督员,治安问题属于巡逻员和派出所,治理到实际操作方面太繁复了。”

  为此,2018年昌州街道探索建立“昌州管家”城市志愿者网络体系,将该街道城市建成区划分为40个网格(街区),每个网格(街区)设立1名“网格管家”,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平台,逐步形成“遇事找管家”的良好氛围。

  雷华初介绍道,“昌州管家”城市志愿者网络体系由“街道管家”(街长)、“社区管家”(路长)、“网格管家”(巷长)、“小区管家”(院长)、“楼栋管家”(楼长)、“门店管家”(店长)六大部分组成,各“管家”分别由街道具体领导、专职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或物管公司负责人、门店负责人等担任,共有770多人。其中,“网格管家”作为“昌州管家”的核心组成部分,由40名专职网格员志愿担任,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负责联络网格内的小区管家、楼栋管家、门店管家及居民,及时发现、反馈信息,协调处理相关问题。

  同时,“昌州管家”还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为网格员们打造了处理问题的信息平台。只要网格员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不了的,把信息发布在平台上,相关部门将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昌州管家”自运行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收集基础信息37000余条,化解矛盾80起,现场处理事项260余件,上报街道处理事项78件,上报上级部门处理事项26件,服务弱势群体330人次,开展政策宣传70000余人次,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城市管理格局。如今,“昌州管家”已在荣昌全区进行推广,“遇事找管家”“大管家小管家,共管荣昌和美家”成为荣昌百姓口中响亮的口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