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休闲小城迎来发展新阶段 寻找最有潜力休闲小城

2019-09-06 15:04:3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于靖园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摘要】县域小城如何走出困境和迷惘,在重重障碍中探索出一条重生的涅槃之路呢?本期《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深入走访了遂昌县、梁河县、婺源县、长白县、台江县、长阳县、湘阴县和塔河县。

  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共同规划、协调发展,以全村、全镇、全县范围来做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取得差异化优势,一些村镇实行诸如“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深挖潜力,精心设计,打造精品,使乡村旅游呈现出特色化、精品化的特点。农家乐、民俗村、田园农庄、农业科技园、古村落、乡村度假村等产品层出不穷。

  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养性。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最典型的旅游方式就是度假,与观光旅游所追求的“多走多看”不同,休闲度假者往往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体验原居住环境所没有的异质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旅游已然是一种生活方式。

  乡村生活的闲适性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

  从景区内到全领域

  休闲旅游是一种旅游化的生活方式,乡村旅游的生活化特征更为明显。乡村迥异于都市的悠闲、宁静、生态、传统的自然文化环境,承载着旅游转型升级后的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是新的耕读生活栖息地,是未来城乡人共同的家园,因此,乡村的定位首先是生活区,然后才是生态、绿色、低碳性质的其它产业区,首先关注的应是生命质量。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病的加剧,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达到了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共计38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达到560个。相关从业人数逐渐增多。2017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900万人,带动700万户农民受益,整个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数据还显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从零星走向集群,从郊区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区域拓展。从小打小闹的农家乐、渔家乐,到渐成气候的农业嘉年华、农业主题公园,在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下,休闲农业已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大产业。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关联产业,农民可以就地就近就业,还能把特色农产品变礼品、特色民俗文化和工艺变商品、特色餐饮变服务产品,增加经营性收入。一些地方把民房变民宿,农家庭院变成农家乐园,增加了财产性收入。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发掘独有的稀缺资源,有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可以看出,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于各地的县域来说都是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从“景区内”延伸到“全领域”旅游,各县域更加注重旅游全方位的发展。不过,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县域、乡村在得到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县域,乡村的景区往往受到资源限制而无法在特定时间内接待一拥而上的游客。服务经济能否跟上群众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消费体验,是现阶段它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问题摆在前,迎难去解决。许多县村镇在多年的休闲发展中,成为了佼佼者,走在了县域休闲队伍的前列。其中,休闲发展的模式多种多样,有的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转变,有的结合当地特色打造休闲村落,还有的以美食带动休闲发展或走运动康养发展路径。道路虽不尽相同,但追求的目标却是相似的——让县域休闲发展的步伐更稳健,更精准。(于靖园)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9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