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生态小康指数88.1:垃圾分类取得新突破

2019-04-29 21:25:1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彦华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摘要】在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中,最让受访者担忧的是淡水资源危机和垃圾成灾。围绕着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我国正构建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image.png

2005~2019 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记者刘彦华 在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中,最让受访者担忧的是淡水资源危机和垃圾成灾。围绕着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我国正构建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环境污染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2019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查。综合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得出“2019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88.1分,比上年度提高7.0分,创下了该指数自2005年首次发布以来的最高涨幅。

  中国生态小康指数的评价主要是从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自评,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等五个方面进行的。在本年度中,五项细分指标得分分别为85.3分、94.5分、84.2分、89.7分、93.8分,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了7.8分、2.5分、8.9分、8.1分、3.9分。

  虽然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正在持续改善,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八成受访者正在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

  “2019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显示,面对“您认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应该包括哪些因素”一题,96.4%的受访者选择了“新鲜的空气”,得票率比排在第二位的“充足的绿地和公园”和排在第三位的“整洁的街区”分别高出了29.2个百分点和36.9个百分点。

  而在“严重威胁公众的污染种类排行榜”中,“空气污染”再次蝉联榜首,86.5%的受访者表示正在受到空气污染的威胁。

  蓝天保卫战在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中排在首位,也最受关注。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79.3%,PM2.5浓度同比下降9.3%。

  “总体来说,一年多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成效不错。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且快速。”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国君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对我国蓝天保卫战近一年的表现予以了肯定。在他看来,空气质量改善主要得益于排放控制。

  宋国君分析称,空气污染源分为三类,即固定源、移动源和面源。固定源是指任何连续或间歇排放空气污染物的排气筒,主要是工业固定源和民用取暖固定源,包括法人和自然人拥有的固定源。在我国,主要是企事业机构的固定源。移动源包括路上机动车和路下移动设备,也包括飞机、火车、轮船等。面源主要是除了固定源和移动源外的无组织等污染源,在管理中,也可以将一些小型固定源等作为面源管理。“一般来说,固定源是排放控制的重点,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固定源,其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的成本较低,是空气质量管理的重点。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采取了固定源的排放控制措施,如关闭、搬迁、清洁燃料转换、直接治理等措施控制主要固定源的排放,肯定取得了效果。对机动车等移动源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但可以肯定移动源排放控制不是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面源也普遍采取了一些措施,尤其是对‘散乱污’的小型固定源和面源的治理,主要是关闭、禁止燃煤等措施,应当是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近几年花了大力气、最坚决的措施。”

  不过,宋国君认为,我国环境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建议,一方面鼓励排污许可证的研究,尤其是鼓励地方先试先行;另一方面总结归纳面源管理经验,实施专业化和技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