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师父”牛犇开课了

2019-04-10 21:36:2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鄂璠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摘要】资深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4月9日走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坛,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他与学生们畅谈了录制《我们的师父》节目的感受,并激励未来的文艺工作者们要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1554903498618672.jpg

资深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左)和《我们的师父》监制夏青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鄂璠 资深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牛犇4月9日走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坛,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他与学生们畅谈了录制《我们的师父》节目的感受,并激励未来的文艺工作者们要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由湖南卫视全新打造的二季度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日前已播出两期,节目连续取得三网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养老”“代际差异”等社会热议话题引发了全网广泛的关注与热烈讨论。在第二期节目中,由暖心大哥于晓光、鬼马精灵大张伟、懵懂少年刘宇宁和呆萌小师弟董思成四人组成的拜师团“GSG”(哥四个)与首站师父牛犇深情告别,如此催人泪下的场景打动了不少的观众。

  新鲜出炉、还未播出的第三期节目将会上演哪些精彩的故事?在《我们的师父》中国传媒大学公开课现场,节目组还带来了惊喜福利——第三期节目的精彩片段分享,年轻的学子们直呼“没看够”!

  不过,最令学子们获益的是,《我们的师父》监制夏青,湖南卫视孔晓一工作室制作人、《我们的师父》总导演孔晓一亲临现场,与在场学生和数十家主流媒体分享制作体会、并探讨了电视综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领导出席了活动。

  夏青从频道角度简单介绍了推出该节目的背景和期待。孔晓一提出了“正向娱乐”的创作法则。所谓“正向娱乐”,简单来说就是“传播正能量的文娱作品”。它既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主流价值,又要得到广泛市场受众的认可和喜爱。湖南卫视作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电视内容平台,在这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而《我们的师父》就是这样一个符合“正向娱乐”的作品。

  提及节目的缘起,孔晓一提到了与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的一次交谈过程,老先生在聊起自己的师父时说:“和大师的同吃同住,虽不一定能学不到技艺,但是在这种来往与感悟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去感受大师们的精神。”这一番话,就给这档节目的创作带来了灵感。

  在节目定位上,孔晓一强调,《我们的师父》是一档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不侧重于技艺,而是文化品格。是年轻人与老一辈的对话,是“青春”与“经典”的对话。除了传承老一辈人的文化品格之外,这档节目也是一档为人们解惑的纪实性节目,并且这种解惑是双向的、互动的。

  在已播出的节目中,八十多岁的师父牛犇却如同老顽童一般,把收徒弟这件事变成了“哥们”间的相处。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公开课上,牛犇讲述了与哥四个相处的真实感受,直言通过节目接触到他们以后,改变了他对新生一代艺人的看法,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收获。牛犇说他印象中的新生一代艺人是被观众宠坏的一代,觉得这个词里面有不少贬义,但是接触到徒弟们以后,觉得他们的思想很上进,在节目里也是朝气蓬勃的,让他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

  牛犇坦言,比起做传统意义上的师父,他更喜欢和徒弟们做无话不谈、没有距离的“哥们”。他说徒弟们都是很单纯的年轻人,可爱、有趣、懂礼貌,睡地板也依然很愉快,几天相处下来他们同吃同住,一起包馄饨,一起执行食堂里的“光盘行动”,一起观察生活的日常,他已经完全爱上了这几个孩子。

  “人的一生留下点足迹很重要。”在节目中,牛犇对徒弟们说过的这句话,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公开课上,他用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告诉大家,文艺工作者要给时代留下自己的作品,就要明白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责任是什么,要做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人,只有做出有责任、有态度的作品,才有资格在时代中留下脚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