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清原: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软梗阻”

2018-08-01 23:46:2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煦 责任编辑:明晓 字号:T|T

  县域营商环境该如何营造

  “凡是在辽宁省注册的企业,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让企业不用再为政务服务的好坏而烦心,不用为政务服务的快慢而操心,不用再为政务服务人员的好恶而难心。”这是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为新一年辽宁营商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但在县域营商环境改善中,这些基本问题仍是老大难。

  在清原县政府呈送县人大五年(2018-2022)立法规划的议案中提出了制定《清原满族自治县旅游管理条例》(以下均称《条例》)的必要性,认为当前清原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例如旅游基础设施欠完善、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旅游业市场主体不健全、旅游行业管理不尽规范、旅游投入不足等。认为制定《条例》将会更大地发挥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规范旅游读秩序,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维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身为清原县人大人表的杨德全百感交集,清原县政府领导既然能认识到清原县旅游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想“维护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什么不能从当下做起,从已经被县政府认定的审计报告执行开始。这一建议并同时提出,《条例》颁布实施后,根据实际需要停止《清原满族自治县红河峡谷漂流管理条例》。

  2017年清原县财政收入达5.4亿,在抚顺市各县域中名列前茅。这其中旅游总收入就达2.2亿元,说明其转型发展相当成功。数据显示,红河漂流景区直接拉动了周围四个乡镇第三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目前,景区已直接安置就业6000人次,就业支出3500万元,每年全县有1.2万人夏季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占清原县人口的十分之一。单一乡镇年综合经济收入达4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1000多元增至7000多元,脱贫致富效果显著,清原县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来自于红河漂流公司。

  作为国内首家“旅游扶贫聚合体”,红河漂流景区这种凭借旅游龙头企业的独特优势,将参与本地旅游经营的农民、农家山庄、林农产品加工户、旅行社等组织起来,共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聚合体”,成功实现景区迅速发展、农民快速脱贫的目标的做法,被学界总结为“红河模式”。红河漂流使更多农民外出打工既不离乡又不离土,减少出现土地荒废、夫妻分离、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困扰社会的问题。通过就业,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2018年6月底,辽省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提升研讨班在红河漂流景区开班,清原县委书记黄恒标再次肯定了红河漂流取得的成绩,称“红河漂流成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旗帜性项目,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对清原旅游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但2017年开业前,红河漂流接到了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

  而2018年开业前,红河漂流负责人不得不前往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应诉。

  两年间,红河漂流耗费无数精力准备回答政府提出的这些问题,而真正应该解决的问题却仍然被掩盖。人们在红河里快乐地漂流着,万人泼水节依然令八方游客开心,河道里的农民们也高兴着盘算今年收入又能翻一番。只有杨德全,望着满河快乐的人群,不知道自己能撑到哪一天,不知道红河漂流能撑到哪一天?今年开业,红河漂流靠预售了一周的票款才借到了开漂需要的资金,而因为县政府拖欠工程款导致的农民工欠薪案件被列入了清原县法院的执行计划,对于因为坚守诚信而走到今天的红河漂流来说这像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7月22日,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反馈情况公布,对辽宁省巡视的意见中直截了当指出“干部作风转变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比较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犹存,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这或者可以看成是红河问题的一个答案,也可以解释辽宁县域营商环境软梗阻的真正原因。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8年8月上旬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