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2017-04-10 21:50:31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周海燕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贵州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贵州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中国小康网 记者 周海燕 苗族姊妹节,是汉语对这一苗族传统文化的称谓。我们的贵州苗族姊妹节,苗语方言称为“垄嘎粮”,“垄”意为吃,“嘎”意为饭,“粮”意为了确姊妹、朋友之聚的心愿。

  贵州苗族姊妹节是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以年轻女子为主体的传统婚恋的一种节日聚会方式,世人誉称为情人节。苗族姊妹节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苗族居住在长江流域、环太湖地区先民们情爱婚恋生活的历史。对苗族姊妹节的来源,尽管传说很多,但当地有一首民歌唱词大意是这样途述的:“我们原来住东方,那里水天连成片,姑娘多得起堆堆,年年都吃姊妹饭。为了逃生向西迁,长别出嫁的姊妹,不知哪年才复还。我们来到新地方,我们还要邀起来,年年来吃姊妹饭,不忘我们姊妹情。”此外,当地的一个民间传说又道:“原来苗族住在东方水天相连的地方,后来人口增多,生活困难,有一部分人要向西方迁移。但是,已经出嫁的姑娘不能回来,就把他们接回来同姊妹们一起捞鱼虾聚餐(当地方言叫“打平伙”),团聚几天后,嫁了的回婆家去了,未出嫁的也嫁了,要迁的也走了。”由此可见很早以前苗族早已有吃姊妹饭(姊妹节)的习俗,在苗族社会,不管迁徙到何处,这种古风遣俗在历史发展中固定成一种方式,一直传承至今,尤其在“苗疆腹地”——台江县,从未间断。

贵州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贵州苗族姊妹节: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最经典的传说“苗族姊妹节”的起源是相传在很久以前,苗山里有对青年男女,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两人自幼青梅竹马深深相爱。不料阿姣的父母仍依“还娘头”的古规,硬逼阿姣嫁回舅家做儿媳。她到了舅家不吃不喝,哭闹着要回来嫁给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等待阿姣。两人虽天各一方,爱情却像火焰般在他俩心中燃烧。几年之后,阿姣终于摆脱了这桩婚事,在一个桃李花开,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她来到山上会见了心爱的金丹。两人依偎着商定举办婚事。这个消息传到村寨青年男女们的耳里,大家都为这对情人纯洁坚贞的爱情所感动,为阿姣勇于打破古规,男女自由成亲而高兴,年轻人们纷纷用篮子盛着五彩的“情人饭”带上山去为他们庆贺。从此,青年男女便以金丹、阿姣成婚的季节汇聚在一起过“吃姊妹饭节”。

  每年三月十三日,各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制作黑、红、黄、蓝、白五色糯米饭。 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也是热闹的高潮。节日期间每家姑娘除招待新爱的意中人外,凡是上门来的后生,不管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这样才算明理,姑娘的父母也感到高兴,认为后生们瞧得起自家的女儿,因而特别多准备酒菜多做些糯米饭,供女儿招待客人。

  各项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踩鼓场。当鼓声一响,姑娘们便鱼贯进入场,围成圆圈,随着鼓点的节拍翩翩起舞,姑良们头上的银花、凤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身上的服饰银彩耀眼,整个广场犹如一片银的海洋。热闹的鼓场,给姑娘们提供了相互比赛舞姿、品貌、打扮、心灵手巧的条件,同时也是男女青年物色配偶的机会。边踩边舞的姑娘不时把含情的目光投向她意中踩鼓的小伙子。敏感的小伙子受到钟情姑娘眼神的鼓舞,鼓踩得越发起劲;同时激昂的鼓点使姑娘们更激情,而舞得更加热烈,把踩鼓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